美國百萬網紅皮膚科醫師德瑞提醒,肌膚在白天與夜晚的需求完全不同,白天要防禦、晚上要修復。而保養程序不在多,而在能否持續;圖為情境照,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。(圖擷取自shutterstock)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保養真的要分早晚嗎?美國百萬網紅皮膚科醫師德瑞(Dr. Dray,本名安德莉亞・蘇亞雷斯 Andrea Suarez)指出,肌膚在白天與夜晚的需求完全不同,白天要防禦、晚上要修復。而保養程序不在多,而在能否持續。真正讓肌膚穩定健康的關鍵是簡化步驟,建立一套能長久執行的極簡護膚法。
德瑞醫師(Dr. Dray)是美國休士頓的皮膚科醫師,在社群平台擁有255萬位訂閱者,她在社群平台推出的影片「早晚保養,哪個才是最重要?」中指出,早晨的保養重點在防護與預防,因為皮膚將面對紫外線、空氣污染與自由基攻擊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若皮膚出油或流汗,可用溫和潔面乳清潔;若屬乾性或敏感膚質,只需潑水即可,不一定每天都要用洗面乳,重點是讓皮膚保持清新、不過度清潔;晚上則是皮膚自我修復與更新的時段。德瑞解釋,夜間血流量增加、經皮水分流失上升,這時候最適合進行清潔、修復與保濕。
早晨保養 專注「防護」與「抗氧化」
德瑞表示,防曬絕對是日間保養的靈魂,早上應使用SPF 30 以上的防曬產品,且要「塗夠量」。臉、頸、耳朵都需覆蓋,防曬用品失效最大的原因,就是塗太少。對於大多數在室內工作者,早上出門前塗一次即可,若戶外曝曬時間長、會流汗,應選擇防水型並適時補擦。
德瑞表示,許多防曬霜的配方中本身含有保濕與抗氧化成分,例如菸鹼醯胺、玻尿酸、甘油等,因此早上只擦防曬霜(或防曬乳)也能同時防護與保濕,是極簡護膚族的最佳選擇。
防曬絕對是日間保養的靈魂,早上應使用SPF 30 以上的防曬產品,且要「塗夠量」;圖為情境照,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。(圖擷取自shutterstock)
夜間保養 修復與補水並重
晚上是皮膚自我修復與更新的時段。德瑞解釋,夜間血流量增加、經皮水分流失上升,這時候最適合進行清潔、修復與保濕。
她強調,每個人晚上都應該洗臉,特別是白天有擦防曬用品的人。可先用油性卸妝產品溶解彩妝與防曬,再以溫和潔面乳洗淨,必要時可採「雙重清潔法」,能徹底去除髒污又減少摩擦刺激。
在清潔後,若想加入進階保養,可選擇含維生素A衍生物的類視黃醇(Retinol)或A酸乳霜(Tretinoin Cream)。這類成分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、減少皺紋、改善暗沉與粉刺。
她提醒,新手使用初期容易乾燥脫皮,可採用「保濕三明治法」:先上輕薄保濕精華,再擦視黃醇,最後疊上保濕霜,能有效緩解刺激。
若使用果酸、水楊酸等去角質產品,也要依照說明書頻率操作,不要被「只能週二、週四用」等迷思誤導,最重要的是觀察皮膚反應,若太乾或紅癢就減少頻率。
若皮膚太乾或紅癢就減少使用果酸、水楊酸等去角質產品頻率;圖為情境照,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。(圖擷取自shutterstock)
保濕霜不是人人都要 依膚況調整
夜間最後一步多為塗抹保濕霜。德瑞醫師指出,有些人皮膚天生保水力好,不覺得緊繃、乾燥,就可以省略。但若洗臉後出現拉扯感或細紋明顯,就是該補上保濕霜的訊號。
她提醒,保濕需求會隨季節變化,例如秋冬濕度低時要加強滋潤;女性在*更年期後皮膚更易乾燥,也應選擇含神經醯胺、乳木果油等成分的晚霜來維持屏障。
紅光面膜別亂用 須在乾淨肌膚進行
對於流行的紅光面膜(red light therapy),德瑞說,它透過「光生物調節」(Photobiomodulation)可減少發炎、刺激膠原蛋白生成,早晚使用皆可,但一定要在乾淨、未上任何產品的皮膚上操作,以免將精華液或酸類封在面膜下引起刺激。使用頻率則應遵循廠商指示,過度使用反而可能降低效果。
極簡保養 最能長久執行
德瑞強調,最好的保養不是最多,而是最能持續的那一套。她建議忙碌族可採「極簡護膚」,若早上時間有限,只需擦防曬霜;晚上至少洗臉,乾燥時再上保濕霜即可。
只要你每天確實洗臉、擦防曬、適時保濕,就已經比大多數人更用心。真正健康的皮膚,來自長期穩定的習慣,而不是一次性爆量的瓶瓶罐罐。
。
。
標題:早上防禦、晚上修復 百萬網紅醫教極簡保養法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269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