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 生理學科暨研究所/ 微菌叢研究中心吳莉玲老師及其研究團隊
嬰兒出生後,腸道菌就像一支「微生物建築團隊」,正在幫他打造免疫、代謝、甚至大腦發育的地基。過去雖有研究發現腸道菌早期狀態與日後肥胖相關,但微生物功能如何參與疾病起源仍不明。
但2024年發表在《Gut Microbes》的期刊發現─這支團隊如果「蓋太快」(功能發育失調),反而埋下肥胖的種子!研究團隊追蹤了349名嬰兒,發現出生一個月時純母乳哺育比例最低的寶寶,腸道菌組成特別不一樣,變得特別「早熟」。結果兩歲時,這群寶寶超重或肥胖的風險顯著升高。進一步分析顯示,這些「早熟菌叢」不只打亂腸道的代謝節奏,還影響了神經內分泌訊號,造成代謝重新編碼與神經內分泌訊號濃度下降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研究團隊把這些高風險寶寶的糞便萃取拿去做實驗,居然發現它能刺激腸內分泌細胞擴增,增加與肥胖相關基因並導致腸道屏障功能失調。這些結果揭示,嬰兒腸道菌早熟與腸內分泌訊號和腸道屏障受損,是兒童肥胖早期發育起源的重要線索。
純母乳哺育與維持嬰兒腸道菌健康發育有關,可能有助於降低日後肥胖風險;但請媽媽也不用過度焦慮,肥胖並非單一因子,除了母乳以外,減少不必要的抗生素及提供多樣化營養,也有助於寶寶腸道菌健全發育。(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 生理學科暨研究所/ 微菌叢研究中心吳莉玲老師及其研究團隊)
相關新聞:
。
。
標題:喝母乳較少恐成胖小子 早熟菌叢打亂腸道代謝節奏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290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