減重醫師王姿允指出,不應該「洗白」代糖,還宣稱它可以對腸道菌有好處,她直批,魔鬼藏在細節裡,大家不要因為是科學研究,忽略看細節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魔鬼出現在細節裡,減重醫師王姿允踢爆有人要「洗白」代糖,指稱不只幫助減重,還能養出好菌。
王姿允在臉書專頁「王」指出,若你有仔細看原始論文(Nature Metabolism, 2025; PMID: 41057614),會發現這個結論並不正確。因為這個研究的方式是「把人工代糖混進益生元裡面」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王姿允剖析這個研究,她說,此研究是先讓受試者減重5%左右,在10個月的維持期中分成兩組:一組是「健康減糖飲食」使用代糖sweeteners and sweetness enhancers (S&SEs);另一組與對照組「健康減糖飲食但不使用S&SEs產品」來進行比較,結果實驗組減重維持的效果比較好,也有些菌相的變化。
王姿允踢爆這個代糖大雜燴:
●高效甜味劑(high-potency sweeteners),也就是常見的人工代糖:Aspartame(阿斯巴甜)、Acesulfame K、Saccharin(糖精)、Neotame(紐甜)、Stevia glycosides、Thaumatin 。
●多元醇(polyols/sugar alcohols),例如:Erythritol(赤藻糖醇)、Sorbitol(山梨醇)、甘露醇(Mannitol)、異麥芽酮糖醇(Isomalt)、麥芽糖醇(Maltitol)、乳糖醇(Lactitol)、木糖醇(Xylitol)。
●緩速消化碳水化合物(slowly digestible carbohydrates),例如:Isomaltulose (異麥芽酮糖 )、Sucromalt (舒可慢) 。
●甜味纖維或低聚糖(sweet fibres or oligosaccharides),例如:Inulin‑type oligosaccharides (菊苣纖維型果寡糖)。
王姿允表示,也就是說「多元醇」、「緩速消化碳水化合物」、「甜味纖維或低聚糖」等,本來就是常見益生元,只有「高效甜味劑」是大家所熟知代糖。
這個研究竟然把「人工甜味劑」跟一堆益生元混在一起,統稱為「代糖」。王姿允說,把受試者得到益生元對腸道菌的好處,誤導成人工甜味劑的效果!
至於,過去大家知道的代糖爭議,其實都是來自第一類的「人工甜味劑」。王姿允直批,把人工甜味劑混到益生元裡面統稱代糖,再說代糖好棒。這是魚目混珠的惡劣行為。
。
。
標題:別再幫代糖洗白 醫:尤其是「高效甜味劑」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310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