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研究發現,代謝失衡、慢性發炎與肌腱微血管受損,可能比使用過度更早一步讓肌腱退化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你是不是也曾經疑惑:「明明沒做什麼,為什麼手還痛到不行?」其實,許多看似「莫名其妙」的肌腱炎,根本不是操過頭,而是身體內部早已亮起警訊。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恆指出,最新研究發現,代謝失衡、慢性發炎與肌腱微血管受損,可能比使用過度更早一步讓肌腱退化。當肌腱陷入惡性循環,就算休息也難以痊癒。
王思恆於臉書專頁「」發文分享,傳統上認為這種肌腱炎是因為「過度使用」手所導致,但事實上在診間,常遇到很多患者根本沒有大量用手,許多人明明不用做家事、也不是勞力工作者,卻也照樣得到肌腱炎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身體內部的環境因素
王思恆提到,根據2025年刊登在《Advanced Science》期刊的最新回顧研究,科學家終於幫這些「莫名其妙」的肌腱炎找到答案了。原來,肌腱病變不一定是「操」出來的,很有可能是身體內部的環境出了問題。
1.代謝問題讓肌腱「未老先衰」
王思恆表示,如果有體重過重、高血糖或膽固醇偏高的問題,都要注意。這些代謝狀況會讓身體處於一種「慢性發炎」的狀態 。這種發炎因子會隨著血液全身跑,攻擊你的肌腱。
對於這些「易感體質」的人來說,就算你只是做日常的小動作(比如滑手機、拿杯子),因為你的肌腱血管系統已經受損、發炎反應一直開著,這些微小的動作就會被神經放大成劇烈的疼痛。
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恆指出,肌腱血管系統已經受損、發炎反應一直開著,這些微小的動作就會被神經放大成劇烈的疼痛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2.恐怖的「肌腱病變迴圈」
王思恆說明,研究發現,一旦肌腱進入病變狀態,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:發炎會刺激不健康的血管增生,血管漏水導致組織腫脹,而壓力變大讓細胞缺氧,進而引發更多發炎。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「休息也不會好」,因為這個內部的惡性循環已經啟動了,光是停止手部活動,並不能關掉體內的發炎反應。
治療方法有哪些?
1.保守治療與藥物:這是第一線治療,通常包含消炎止痛藥、護具,目的是先壓制急性的發炎反應,緩解疼痛。
2.物理治療:這不是只有熱敷電療而已喔!研究指出,針對肌腱病變,最有效的物理治療介入包括:
●離心運動(Eccentric exercise):被多項研究公認有效,能幫助排列混亂的膠原蛋白。
●體外震波(ESWT):透過能量波促進組織再生或是破壞不好的新生血管,對於慢性疼痛效果不錯。
王思恆補充,如果你是那種「沒做什麼事卻手痛」的人,治療肌腱炎的同時,別忘了也要回頭看看自己的血糖、血脂和體重。有時候,把身體的代謝調整好,這個惱人的「肌腱病變迴圈」自然就不攻自破了!
。
。
標題:肌腱炎不只「用過度」受傷 醫揭3原因造成退化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408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