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會熱點

《經濟學人》批「台灣病」 葉俊顯:半導體出口不受匯率影響

《經濟學人》稱台灣經濟奇蹟是建立在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,藉此累積出口暢旺成績,卻是犧牲台灣國人購買力、推升國內房價。據《自由時報》報導,國發會主委葉俊顯表示,我國半導體出口,因為產品獨特性、難以取代,已不受匯率影響。

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《經濟學人》日前引用「大麥克指數」(Big Mac index),稱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,藉此累積出口暢旺成績,卻是犧牲台灣國人購買力、推升國內房價。

葉俊顯接受《自由時報》時說明,央行讓台幣貶值以創造出口,30、40年前可能有用,那是因為當時台灣出口主力產品跟其他國家重疊性,產品特性上競爭力不高,只能靠價格取勝。

但台灣現在出口結構已經不同,是以AI相關伺服器、高階晶片為主力,因為產品有其獨特性,所以不會因為匯率影響競爭力,「經濟學人講的台灣病,在半導體這塊不會發生。」

國發會今(19)日再以補充文字轉述葉俊顯說法,表示針對經常帳順差擴大,主要反映我國產業結構升級與高科技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日益提升。

他說,過去台灣出口以傳統製造為主,產品替代性高,匯率貶值有助提升出口競爭力;但隨著我國產業升級轉型,出口轉向電子、半導體等高附加價值,且具技術門檻與獨特性的產品,全球AI與數位轉型趨勢推升晶片需求,帶動我國資通訊與電子出口成長強勁。

此外,2021年新臺幣升值至 28 元新台幣兌一美元的價位,同年我國出口年增29.3%,顯示貶值並非我國出口及經常帳順差主因。

葉俊顯表示,我國為小型開放經濟體,外匯市場屬於淺碟型,易受國際資本流動及出口商資金運作影響。新臺幣匯率由市場供需決定,受外人投資、出口商資金配置及國際局勢等多重因素波動。

但因我國尚未加入國際金融組織,為維持經濟安全與金融穩定,必須維持充裕且具備即時調度能力的外匯存底,始能因應全球景氣波動及突發性風險,確保國家金融韌性。

延伸閱讀:回嗆《經濟學人》「台灣病」 龔明鑫:有病的是講我們有病的人

無獨有偶,經濟部長龔明鑫也針對《經濟學人》報導強烈反擊,頻說台灣在經濟成長率、物價維持上都是模範生,卻要被說是有台灣病,「我們是表現得很好,我們沒有病,有病的是講我們有病的人。」

龔明鑫更說,中國現在經濟情況非常糟糕,基本上國內消費不好,又把剩餘產品傾銷到國際,造成了國際市場大亂,「所以《經濟學人》應該去幫他們提供意見,看看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比較重要。」

  • 經濟學人
  • 台灣病
  • 葉俊顯
  • 國發會
  • 匯率


標題:《經濟學人》批「台灣病」 葉俊顯:半導體出口不受匯率影響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420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