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劉揚偉進行媒體聯訪時,談到能源政策,他指出,過去推動AI發展時,大家都談AI的算力,算力即國力,但在與政府或非AI相關人士溝通的時候,算力要做到什麼程度、要投資多少錢,一般人難以理解,但電力等於算力、等於國力,反而更容易與政府機關溝通,「變成電力的話,大家知道一度電是多少錢」,對國家而言,用電力思考AI算力相關的規劃,相對變得容易了解,「我也相信台灣的政府也可以感受到。」
因此政府在做算力規劃,將其轉換成電力,這樣讓他們更了解,該如何思考、做規劃,劉揚偉說,雖然他並沒有參與政府的決策,「也不知道他們會怎麼做」,但他感覺到核電政策有一點轉圜了,用電力來溝通、來取代用算力來溝通對政府來說,更容易了解AI。
另一方面,媒體也問到如何透過「台灣模式」及「類科學園區」協助台美關稅談判定案。劉揚偉表示,他沒有參與實際的台美關稅談判,不太清楚談到什麼程度,但在科學園區這個做法上,與電電公會,也透過電電公會共同朝這方面努力,目前海外科學園區與各方洽談的結果,各個國家的反應都非常好,非常希望把產業帶過去,透過科學園區的模式,「我們也會和他們(電電公會)密切合作」,非常積極推動,包括美國、墨西哥以及其他國家,希望透過這樣的合作,能夠幫助政府在談判上讓他們更有「一個一加一大於二的功用」,幫助他們談判。
- 鴻海科技日
- 劉揚偉
- 能源
- 核電
- 政策
- 電力
- AI
- 轉圜
- 算力
- 科學園區
- 關稅
標題:談能源問題 劉揚偉:似乎感受到核電政策有一點轉圜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437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