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業財經

被中國禁水產沒在怕!專家曝日本「3狠招」直戳習近平面子

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拋出「台灣有事論」,引爆中國強烈不滿,宣布恢復日本水產進口禁令。對此,日本專家指出,高市早苗仍有三項具有實質效果的反制手段,能在外交與貿易牽制中國。

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高市早苗在眾議院答詢時拋出「台灣有事」,指出中國攻擊台灣,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,引發中國政府連日批評,並再度以水產品安全為理由,宣布停止從日本進口水產品。東京佳能全球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山下一仁在日媒《President Online》撰文指出,日本政府仍可以透過WTO、TPP、拓展新市等三大手段進行回應。

向WTO提出申訴

山下一仁指出,中國雖然是以水產食品安全為由禁止進口,但其實明確帶有政治意圖,且中國外交部已公開將理由指向高市的言論。這類透過政治施壓達成的限制措施,在WTO規範中並不被允許。

日本可以向世界貿易組織(WTO)提出申訴,雖然WTO上訴機制因美國阻擋委員任命而停擺,但仍可以向第一審「紛爭處理小組」(Panel)提訴,雖無法進入上訴程序,但仍有國際公信力,能向全球揭露中國違反自由貿易規範,在輿論上扭轉局勢。

威脅讓台灣優先加入TPP

山下一仁續指,比起WTO更有效的武器是跨太平洋夥伴協定(TPP),中國與台灣都已經申請加入TPP,但要加入必須在勞工、環境、投資等方面都符合TPP標準及遵守WTO協定。

中國已經申請15年,且堅持要在台灣之前加入TPP,日本等成員國可要求「不遵守WTO規範的國家不得加入TPP」,藉此對北京施壓,甚至暗示「台灣優先」,逼迫中國回到談判桌。長期來看,TPP的制度性壓力遠比WTO單一案件具更強的效果。

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

山下一仁直言,要從根本解決這個問題,日本應該開發中國以外的其他海鮮市場。中國之所以使用經濟脅迫手段,是因為它意識到其他國家依賴中國市場。如果日本成功開發出其他市場,中國的經濟脅迫手段就會失效。

他舉例說,中國曾因不滿被澳洲指稱是新冠病毒起源,因此禁止澳洲大麥、牛肉進口,也會把稀土供應當成籌碼。但美國已經與沙烏地阿拉伯合作開發稀土精煉設備,就是要削弱中國主導權。

山下強調,中國此次以政治理由啟動貿易制裁,與其過去多次向他國施壓模式相同,但在WTO與TPP兩套制度框架下,日本完全有可能從國際化、制度化的角度反制。

山下一仁指出,尤其北京極度在意「面子」與國際評價,一旦因日本被迫在國際場合接受談判甚至讓步,其面子將大受損害,日本不應只是挨打,而是應主動運用國際規範與多邊機制,反制並削弱中國經濟脅迫能力。

  • 高市早苗
  • 日本水產禁令
  • 台灣有事論
  • 中國
  • WTO
  • TPP


標題:被中國禁水產沒在怕!專家曝日本「3狠招」直戳習近平面子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442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