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者表示,毛豆、納豆、青豆都是優質的植物性蛋白,適合當主力蛋白來源;示意圖。(圖取自photoAC)
葉立斌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很多人以為「豆類=高蛋白」,但其實不同豆類的蛋白質含量差很多!營養學者洪泰雄在發文表示,如果目標是補充蛋白質,那就要選對豆子、補對蛋白,別喫錯了還以為自己攝取夠了。因此,他也列出了高、中、低含量的蛋白豆類,像是黃豆、黑豆、毛豆、納豆、青豆皆是優質植物性蛋白,適合當主力蛋白來源。
高蛋白豆類
蛋白質含量最高,約 30-50%,是最佳植物性蛋白來源,適合當主力蛋白來源,可供素食者、健身族補充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●黃豆(40%):豆漿、豆腐、豆皮的主要原料,蛋白質最豐富。
●黑豆(35-40%):營養與黃豆相似,但抗氧化物更多,適合燉湯或做黑豆漿。
●青豆(35%):又稱青仁黑豆,蛋白質高,適合做豆製品。
●毛豆(33%):其實就是未成熟的黃豆,蛋白質高,且富含膳食纖維與維生素C。
●納豆(33-35%):發酵後的黃豆,不只蛋白質高,還含有維生素K2,有助於骨骼健康,且更容易吸收。
中等蛋白豆類
蛋白質含量約 20-30%,這類豆類蛋白質不算低,但碳水化合物也較高,適合當「碳水來源」,而非主要蛋白補充。
●綠豆(23%):常見於綠豆湯、綠豆糕,蛋白質不低,但碳水佔比高。
●紅豆(22%):雖然含蛋白質,但澱粉含量較高,喫多容易攝取過多碳水。
學者提醒,紅豆雖然含蛋白質,但澱粉含量較高,適合當作碳水來源;示意圖。(圖取自photoAC)
低蛋白豆類
蛋白質含量約 10-20%,這些豆類主要是碳水化合物,不適合作為高蛋白飲食的主食。
●花豆(15%):甜湯裡常見,主要是澱粉,蛋白質含量低。
●鷹嘴豆(19%):雖然含蛋白質,但澱粉含量高,喫多容易熱量超標。
●蠶豆(12-14%):口感鬆軟,適合當零食,但蛋白質比例不高。
另外,洪泰雄也列舉了2個常被誤會是豆類的食物,像是花生,它是堅果類,雖然含蛋白質,但脂肪比例更高;紅腰豆(Kidney Bean),蛋白質含量低,碳水較高,與黃豆、黑豆差很多。
。
。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如有侵權行為,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標題:豆類≠高蛋白! 學者:「這5種」才是優選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9272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