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師指出,立夏時節容易濕困脾阻,飲食應掌握七分飽、清淡攝取當令食蔬以及適度飲水3重點;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羅碧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夏日來臨,陽氣上升,此時身體也需順應天候改變,慢慢調節。中醫師陳信宏指出,立夏後天氣濕熱,易造成濕困脾阻,飲食須注意掌握適量7分飽、當令時蔬宜清淡以及適度飲水重養心。尤其天熱經常容易心浮氣躁,建議日常可適度按摩極泉穴,有助養心歸源、清心降火。
陳信宏表示,「立」字有開始的意思,立夏意指夏天的第1個節氣,也是宣佈春天結束,正式開始進入夏天的時節。天氣愈發炎熱下,建議飲食應注意以下3重點: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●飲食掌握7分飽
夏季是腸胃炎好發的季節,天氣濕熱,除了容易造成食物變質之外,也容易造成濕困脾阻,導致腸胃道消化吸收不良。如果又因貪涼飲冷,飲食失節,更會加重腸胃負擔。因此,立夏飲食不宜過飽,建議7分飽即可,也就是好像還可以喫一點點東西,但對食物的熱情已經有所下降時,就可以停止進食。
●當令時蔬宜清淡
夏天盛產許多蔬果,攝食當令時蔬,如:蘋果、火龍果、百香果、檸檬、西瓜、美濃瓜、櫛瓜、綠豆、空心菜、絲瓜、苦瓜、竹筍等,都是不錯的選擇。其他如芒果、龍眼、荔枝、榴櫣等水果,因甜度或熱量較高,除建議應酌量食用、清淡飲食,也應搭配其他蔬果食用。
中醫師說,夏天盛產許多蔬果,如攝食芒果、龍眼、荔枝、榴櫣等水果,因甜度或熱量較高,除應酌量食用,也應搭配其他蔬果;示意圖。(圖取自freepik)
●適度飲水重養心
另,夏季因流汗多、頭皮常出油,容易心浮氣躁,所以應隨時補充足量水份。夏日建議飲水總量約為體重(kg)乘以40毫升水,以體重50公斤為例,建議飲用總水量為2000毫升。若經常心浮氣躁,也可以大拇指適度按摩位於腋下的極泉穴,每次約操作30下,每日3回,有助於養心歸源、清心降火。
陳信宏提醒,炎炎夏日很難不喫冰。尤其腸胃虛弱者,如欲食用生冷冰品,可選擇於陽氣相對旺盛的午時或未時食用(約上午11時至下午3時)。此外,寒涼蔬果與冰涼食品的食用時間,建議也應與正餐相隔1小時,並減少空腹喫生冷食物,以免影響腸胃的消化功能。
中醫師提醒,寒涼蔬果與冰涼食品的食用時間,建議應與正餐相隔1小時,並減少空腹狀況下喫,以免影響腸胃消化功能;示意圖。(圖取自photoAC)
。
。
標題:立夏飲食掌握7分飽 心浮氣躁快按這穴位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0207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