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研究指出,只要改善生活型態,有望預防或延緩高達6成的中風病例,並降低失智與憂鬱的風險;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紀麗君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守護腦健康,從生活改變開始。最新研究指出,日常生活習慣與中風、失智症及老年憂鬱密切相關。只要透過改善生活型態,搭配規律運動,有望預防或延緩高達6成的中風病例,並降低失智與憂鬱的風險。
佳齡生活健康中心醫療長劉興政在指出,最近發表於《神經科、神經外科與精神科期刊》(Journal of Neurology, Neurosurgery & Psychiatry)的一項系統性回顧研究,該研究團隊從182篇符合標準的統合分析中精選出59篇,並以「失能調整生命年」(DALY)為加權依據,綜合評估影響3種常見腦部疾病的關鍵因子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研究結果揭示,總共17項生活與健康相關因子與中風、失智症及老年憂鬱具有顯著關聯。透過改善這些可調整的危險因子,可能可預防或延緩約60%的中風、40%的失智症,以及35%的老年憂鬱症。
其中,有助於保護大腦健康的「保護因子」包括:
•認知活動,如閱讀與解謎
•規律運動
•明確的人生目標感
•適量飲酒(少於每日一杯)
而可能提高腦部疾病風險的「危險因子」則有:
•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體重過重、高膽固醇
•憂鬱症狀、聽力喪失、腎功能異常、慢性疼痛
•睡眠問題,如失眠或過長睡眠
•吸菸、不良飲食(高糖、高鹽、高紅肉)
•長期壓力與社交孤立
劉興政進一步說明,這些保護因子並非彼此獨立,而是相互影響、交織形成健康風險網。例如,「與朋友散步運動」這個簡單行為,就可能同時改善血壓、血糖、體重控制、情緒管理、壓力釋放、睡眠品質與社交互動,一舉多得。
雖然看似要調整的項目繁多,但其實只要從日常中最容易改變的一項開始,就能帶動一連串正向影響。比方說,養成每日閱讀習慣,在生活中融入認知活動;規律運動,以及重拾與親友的聯繫,都可能成為促進腦部健康的起點。
國民健康署也在提醒民眾,一起力行「護腦5招」防失智,要「多動腦」、「多運動」、「多社會互動」、「均衡飲食」和「維持健康體重」,可以增加大腦保護因子就能預防或延緩失智。
。
。
標題:預防失智有撇步 研究:規律運動是護腦關鍵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0207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