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表示,現在並無實證支持「低脂牛奶較健康」的論點,全脂與低脂牛奶在膽固醇、體重等健康指標上甚至沒有太大的差異;示意圖。(圖取自freepik)
紀麗君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許多人買牛奶不敢挑全脂,認為「低脂」才健康。對此,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恆引述1項指出,現在並無實證支持「低脂牛奶較健康」的論點,甚至兩者在膽固醇、體重等健康指標上根本沒有太大的差異。研究表示,人們應該關注「整體飲食型態」,而非只在意單一脂肪數字,平時減少高糖、高鹽、高加工食品的攝取更重要。
「低脂乳品較健康」迷思緣起
王思恆在臉書專頁「」發文表示,從1980年代開始,許多飲食指南都強調「飽和脂肪(Saturated fatty acid, SFA)」會提升膽固醇、增加心臟病風險,所以在挑選乳製品時,「低脂」就被列為應該選擇的品項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王思恆說明,這些研究多半都是短期代謝指標變化(如血脂),並未直接證明全脂乳品會增加中風、心肌梗塞的實際發生率。
新研究:兩者差異極小
王思恆引述最新刊登在《美國臨牀營養學雜誌》的研究指出,並沒有實證支持「喝牛奶選低脂較健康」。 觀察性研究顯示,全脂乳品(如牛奶、起司、優格)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沒有明顯正相關,甚至發酵乳品(如優格、起司)有時還跟「降低心血管風險」有關。
而隨機對照試驗(RCT)則顯示,全脂乳品與低脂乳品在「血壓、膽固醇、體重、血糖控制」等指標上,差異性非常小,甚至沒有差異,起司反而比奶油更有利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)。
研究指出,起司、優格等全脂發酵乳品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沒有明顯正相關,甚至有時還跟降低心血管風險有關;示意圖。(圖取自freepik)
聚焦整體飲食結構是關鍵
王思恆指出,研究的結果有助於我們的核心飲食觀念改變,不能再只看「單一營養素」。傳統的觀點認為,飽和脂肪就是壞的,但新的觀點重在整體飲食結構(Food matrix)。也就是說,我們不需再對牛奶含有幾公克的飽和脂肪斤斤計較,比起擔心全脂乳品,平時減少高糖、高鹽、高加工食品的攝取更重要。
研究表示,像牛奶、起司、優格,除了含有油脂外,還有蛋白質、鈣、益生菌、乳脂球膜、極性脂質等營養素,這些都會一起影響膽固醇代謝、發炎反應、腸道菌相及飽足感,因此,飲食上聚焦整體型態最為關鍵。
。
。
標題:買牛奶別再只挑低脂! 研究:整體飲食更關鍵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0212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