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粒線體是身體發電機! 7大營養素助攻修復補能量

學者說,粒線體是人體發電機,日常補充優質蛋白、好油脂等食物如鮭魚,有助粒線體修復與作用,也能維持人體健康運轉;示意圖。(圖取自freepik)

紀麗君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你以為疲勞、慢性發炎只是喫不好、睡不飽?其實真正原因可能是人體細胞中的粒腺體沒電了!營養學者洪泰雄表示,粒腺體是人體細胞中的發電機,若受損易導致疲勞與各種疾病發生,建議日常補充優質蛋白好油脂複合性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群輔酶Q10抗氧化物等營養,搭配間歇性禁食、規律運動、良好睡眠等生活方式,不僅有助粒線體修復與作用,也能維持人體健康運轉。

洪泰雄於發文指出,粒線體負責產生人體90%以上的能量(ATP),若粒腺體受損,不但會讓能量製造下降,也會增加自由基產生,導致慢性發炎,進而引發代謝症候群、神經退化、疲勞症候群等疾病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粒腺體製造能量所需3大原料

洪泰雄並提出,日常可攝取以下食物,藉由其所含營養素與運作原理,進而達到修補粒腺體的目的:

優質蛋白質:可建構粒腺體結構,且胺基酸能修復粒腺體膜與酵素蛋白結構。食物來源包括:雞蛋、魚、豆腐、黃豆、雞肉。

好油脂(Omega-3):可維持粒腺體膜的彈性,且Omega-3有助抗發炎,並穩定粒腺體膜結構。食物來源如鮭魚、秋刀魚、亞麻仁籽油、核桃。

複合性碳水化合物:能穩定提供能量,避免血糖劇烈波動,讓粒腺體穩定發電。食物來源包括:糙米、地瓜、燕麥、藜麥。

粒腺體作用所需4大類營養素

維生素B群:為粒腺體代謝的關鍵酵素輔因子,食物來源如全穀類、瘦肉、酵母、綠葉蔬菜,特別是可輔助葡萄糖代謝的B1;能參與能量鏈的B2、B3;以及B5、B12。

學者指出,粒線體作用需要4大類營養素,其中維生素B群為粒腺體代謝的關鍵酵素輔因子,食物來源如全穀類、綠葉蔬菜等;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
鎂:能量製造與穩定的必需礦物質,且所有ATP都以Mg-ATP形式儲存。食物來源包括:南瓜子、堅果、菠菜、黑巧克力。

輔酶Q10(CoQ10):粒腺體電子傳遞鏈的重要元件,建議40歲以上或慢性病患者可考慮補充。食物來源如:沙丁魚、牛心、肝臟、橄欖油。

抗氧化物:保護粒腺體免受自由基傷害,且可中和粒腺體產生的自由基,減少發炎。食物來源包括:維生素C(如奇異果、芭樂)、維生素E(如葵花籽、杏仁)、花青素(如藍莓、黑莓)、茶多酚(如綠茶、烏龍茶)。

支持粒腺體修復的3種生活習慣

間歇性禁食:如16/8斷食,可促進粒腺體生合成(mitochondrial biogenesis)與自噬(autophagy)。

適度運動:如快走、深蹲,可促進粒腺體數量與效率,特別是肌肉粒腺體。

良好睡眠:粒腺體在睡眠時修復與重建,熬夜會幹擾其功能。

洪泰雄總結強調,喫天然、喫多色、喫完整、喫規律,就能讓你的粒腺體恢復健康運轉。




標題:粒線體是身體發電機! 7大營養素助攻修復補能量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108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