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名50歲飲食清淡的女性迷上追劇,體重也沒改變,但身體開始容易無力,走路也有些腳軟;經診斷,這是典型的隱性肌少症前兆;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紀麗君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1名50歲飲食清淡的女性迷上追劇,三餐以青菜水果、稀飯、湯湯水水為主,體重也沒大幅改變,但身體開始容易沒力,蹲下後站起來不順,走路也覺得有些腳軟。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表示,經診斷後發現,短短半年間,其肌肉竟然流失1.5公斤,也是典型的「隱性肌少症」前兆。
劉博仁於臉書專頁「」發文分享上述個案,明明喫得清淡,體重也沒改變,短時間內,肌肉竟然流失了1.5公斤,導致該名患者身體容易無力、蹲下站起來不順,甚至走路也覺得腳軟,這正是缺少蛋白質的隱性肌少症前兆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蛋白質助攻修復免疫力、荷爾蒙
劉博仁指出,蛋白質是維持肌肉的關鍵營養素,也是我們免疫力、酵素、荷爾蒙、修復系統的原料來源。根據地中海飲食的原則,建議攝取優質蛋白質來源,尤其是魚類與白肉,取代紅肉,可以減少慢性發炎與心血管風險。
醫師表示,蛋白質是維持肌肉的關鍵營養素,也是免疫力、荷爾蒙、修復系統的原料;並建議攝取魚類與白肉,可減少慢性發炎等風險;示意圖。(圖取自freepik)
劉博仁進一步說明,如果以魚類蛋白質為例,常見魚類的蛋白質含量,若以100克可食部位計算,生鮭魚約20克蛋白質、熟鯖魚約22克蛋白質、熟秋刀魚約21克蛋白質。簡單換算方式為:一片手掌大小的魚排、厚度約1.5公分,大約含20-25克蛋白質,相當於3顆雞蛋的蛋白質份量。
至於雞蛋部分,劉博仁說,1顆中型雞蛋約含6-7克蛋白質,以60公斤體重的成人來說,每天建議攝取約60克蛋白質;也就是說,一天三餐平均攝取20克,就能達標60克蛋白質。若採視覺化估算蛋白質份量,可使用以下「手掌估算法」:
• 一個手掌大小的魚排=20-25克蛋白質。
• 一個拳頭大小的豆腐塊=約8-10克蛋白質。
• 一個雞蛋=約6-7克蛋白質。
• 一杯豆漿(250ml)=約7-10克蛋白質。
深蹲運動有助防止肌肉流失
此外,劉博仁說,攝取蛋白質只是第一步,要防止肌肉流失,一定要搭配肌力運動。尤其是核心肌群,對於穩定姿勢、避免腰痠背痛非常重要。以核心運動來說,尤其推薦深蹲。另,運動後30分鐘內補充蛋白質,效果最佳。
劉博仁提醒,腎功能正常者可以放心攝取蛋白質,若有腎臟疾病,請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。飲食均衡、蛋白質足夠,加上適當運動,才是保肌保健康的關鍵。
。
。
標題:50歲成軟腳女 「隱形肌少症」上身了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1147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