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縮胃手術百百款 術後不保證成永遠的瘦子

10種侵入性減重治療,沒有一勞永逸的手術,術後復胖比比皆是;圖為情境照,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。(圖取自freepik)

李惠芬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減重一直是全民運動,從體重130公斤經縮胃手術後的玟玟表示,從國中起,「肥」對她就是語言霸凌的所在,「少喫多動」更是大家一看她就開始嘮叨的開場白。「」中列出10種侵入性治療,也比較手術差異性,唯一可以確定的是,沒有一勞永逸的手術,保證可以成為永遠的瘦子,術後復胖比比皆是。

以下是10種治療方式:

●胃繞道手術:
利用腹腔鏡手術及腸胃自動吻合器,將胃分成大胃和小胃囊,再依據病人的小腸長度或糖尿病病程進展,來調整小腸繞道之長度,藉以限制病人進食量,並減少部分小腸的吸收,進而達到減重之效果。胃繞道手術目前已進展至客製化手術,可以依個人情況量身定做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●單吻合迴腸雙通道胃繞道(又稱為 SASI):
利用腹腔鏡手術及腸胃自動吻合器,把胃大彎做袖狀切除,保留100ml容量,並將部分迴腸繞道與袖狀胃吻合,達雙通道食物分流。

●胃縮小手術(又稱為胃袖狀切除手術):
利用腹腔鏡手術及腸胃自動吻合器,把胃大彎垂直切除,因胃大彎會分泌飢餓賀爾蒙(Ghrelin),其主要作用是促進食慾,透過切除分泌飢餓素的胃底(fundus),降低血中的飢餓素濃度,進而減低食慾,減少每日熱量攝取,達到減輕體重之效果。

●可調整胃束帶手術:
利用腹腔鏡方式植入可調節式束帶,將胃分隔為大胃囊和小胃囊兩部分。胃束帶是一矽膠材質的環狀束帶,經由置於皮下的注射器來調整內徑鬆緊度,進食後食物在胃囊會產生飽足感,以減少食量,來達到減重效果。胃束帶已於2020年停產。

●胃摺疊手術:
利用腹腔鏡縫合技術,將胃大彎向內摺疊縫合,以減少胃部體積、減低食量及限制飲食來達到減重的效果。

●胃束帶摺疊手術:
結合胃束帶與胃摺疊的手術方法。由胃囊摺疊減少胃容量及減低食量,後續再調整束帶鬆緊程度,以控制食量來加強減重效果,並預防復胖。不過,胃束帶已於2020年底停產。

●縮胃曠腸手術
將胃大彎袖狀切除,只保留約100C.C.的胃容量,可降低胃荷爾蒙飢餓素的分泌,減少飢餓感,進而降低食量,同時藉由2~3公尺的前端小腸曠置來減少食物的吸收,更能達到減重的效果。

●胃內水球:
利用無痛胃鏡的方式,由水球佔據胃部的空間,並減緩食物排空速度,以增加飽足感及減少食量,進而達到減重的效果。

●胃夾手術:
為一「新型胃夾具」,胃夾屬於不鏽鋼夾具,採用腹腔鏡手術將胃間隔,以限制進食量達到減重效果,5年內建議需再開刀將其取出。

●胃鏡注射肉毒桿菌的減重方式
施打肉毒桿菌毒素是目前醫美界最常使用的藥物之一,其作用是抑制肌肉的收縮,效果可維持約3- 5個月。經由胃鏡注射肉毒桿菌毒素至胃竇處,可抑制胃部的蠕動,進而產生胃漲氣及飽足感,藉此降低進食量。




標題:縮胃手術百百款 術後不保證成永遠的瘦子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116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