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胃癌移轉+黃斑部病變 中醫輔治穩腫瘤、保視力

▲中醫整合治療助攻癌症與視力保健用中藥。(照片提供/中醫師廖唯宇)

文/廖唯宇

中醫在癌症輔助治療的領域,已有許多研究與臨牀經驗證實其具有實質療效。病人在接受標準西醫治療的同時,若能搭配服用中藥或針灸選穴等方式,不僅可抑制腫瘤生長,更能有效緩解放化療所帶來的不適反應。

臨牀上,曾有1名70歲罹患胃癌的女病患,在接受手術治療後的追蹤檢查發現胰臟及淋巴疑似有轉移,開始服用口服化療藥物。同時有黃斑部病變困擾,一眼幾近失明,另一眼也逐漸退化,需定期眼內注射藥物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中藥、針灸調理2年病竈減小

在接受中醫中藥與針灸調理2年後,追蹤影像發現病竈逐漸減小,也取消重大傷病卡,黃斑部病變情形穩定,不再需眼內注射治療,生活品質大幅改善。

中醫認為,胃癌的成因與「脾虛」密切相關,體內濕濁、痰瘀、熱毒等病理物質因此滯留,隨著年齡增長及生活作息不佳,正氣逐漸衰退,進而形成「痰瘀毒互結」的病理狀態,導致腫瘤產生。

中西醫併治 提升康復機會

中醫治療強調補益脾氣、健運中焦,搭配化痰解毒、軟堅散結的中藥,例如白朮、黃耆、半夏、半枝蓮等,有助改善腸胃吸收與代謝機能。此外,多數癌症病人常伴隨焦慮緊張、情緒抑鬱等肝鬱體質,治療時,也會加入疏肝解鬱、調節自律神經的藥材如柴胡、百合、白芍等,以促進情緒穩定、提升整體抗病能力,打造癌細胞不易滋生的體內環境。

至於黃斑部病變多與「肝腎虧虛」、「氣血不足」有關,現代醫學則指出,與老化、遺傳、環境與化療藥物等因素相關。病人雖接受眼內注射治療,仍反覆出現新生血管、視力惡化。因此結合枸杞、菊花、當歸等養肝明目中藥,並輔以針灸調節情緒、改善眼部循環。經一段時間後,新生血管未再發生,視力穩定不退,病情獲得良好控制。

中醫在癌症與眼科慢性疾病的治療上,提供整體性體質調理、減緩疾病惡化與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角色。建議病友可諮詢合格中醫師,尋求個別化的整合治療方案,與西醫治療互補並進,共同提升康復機會與生活品質。

(作者為恩主公醫院中醫部內婦兒科主任)




標題:胃癌移轉+黃斑部病變 中醫輔治穩腫瘤、保視力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1389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