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表示,據美國最新監測報告等資料指出,大型、壽命長、位於食物鏈頂端的掠食魚,如大目鮪、鯊魚等,汞含量高;示意圖。(圖取自freepik)
李惠芬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諸多健康相關資訊均指出,魚肉為優質蛋白,攝取有益,但其實並非每種魚類都帶來正面助益。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表示,據美國FDA與EPA最新監測報告與全球數據集指出,大型、壽命長、位於食物鏈頂端的掠食魚汞含量最高,日常可透過攝取含硫食物、海藻類、高抗氧化水果、含硒食物、膳食纖維、流汗與補水等方式,協助汞的代謝與排出。
劉博仁於臉書專頁「」發文指出,曾有1位喜歡喫鮪魚與鯊魚的女性患者檢測血液中汞(Mercury)與鉛(Lead)等重金屬濃度時,被發現汞濃度高於安全標準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汞暴露影響人體4大器官系統
劉博仁指出,慢性汞暴露經常來自飲食,尤其是大型掠食魚、牙科汞合金以及環境污染。主要影響器官,包括:
•神經系統:手抖、記憶力下降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情緒不穩、視聽覺障礙。
•腎臟:腎功能下降、蛋白尿。
•免疫系統:免疫力下降、自體免疫疾病風險增加。
•心血管系統: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。
•孕婦與胎兒:影響胎兒腦部與神經發育,可能造成智力與動作障礙。
鯊魚、旗魚、大目鮪含汞量高
至於哪些魚類含汞量高?劉博仁說,根據美國FDA與EPA最新監測報告(2023)以及全球研究數據集,大型、壽命長、位於食物鏈頂端的掠食魚,汞含量最高,例如:
●非常高汞(>0.9ppm):劍魚(Swordfish)、鯊魚(Shark)、旗魚(Marlin)、方頭魚(Tilefish,油魚,長得像鱈魚)、馬鮫魚(King mackerel)。
●高汞(0.3-0.9ppm):大目鮪、黃鰭鮪、長鰭鮪、智利海鱸(Chilean sea bass)。
●低汞(<0.1ppm):鮭魚、秋刀魚、鯖花魚、鱈魚、鯡魚、沙丁魚、吳郭魚。
4大食材+流汗補水助排汞
劉博仁說明,如果沒有急性中毒,日常生活可透過攝取含硫食物等6種方式,幫助汞的代謝與排出:
1.含硫食物:如大蒜、洋蔥、韭菜、西蘭花、抱子甘藍等,可促進谷胱甘肽生成,結合汞排出。
科博特診所院長劉博仁說,偶爾喫高汞魚問題不大,長期且大量食用就有中毒風險。日常可攝取含硫食物如洋蔥等,幫助汞的代謝與排出;示意圖。(圖取自freepik)
2.海藻類:如小球藻、螺旋藻等,可與重金屬結合,促進糞便排出。
3.高抗氧化水果:如莓果、奇異果、柑橘等,減少汞的氧化損害。
4.含硒食物:如巴西堅果、沙丁魚、雞蛋等,與汞形成無毒化合物(HgSe)。
5.膳食纖維:如燕麥、豆類、地瓜、深綠蔬菜等,減少腸肝循環中的汞再吸收。
6.流汗與補水:運動、桑拿可加速部分汞從汗液與尿液排出。
劉博仁進一步指出,醫療上可透過藥物螯合劑、功能醫學策略補充營養素協助排汞;並強調偶爾喫高汞魚問題不大,但長期、大量食用就有中毒風險。此外,孕婦、哺乳婦女與兒童應避免高汞魚類;若有長期疲勞、手腳麻木、注意力下降、記憶力變差等情況,加上喜歡喫大型魚類,建議應檢查血中重金屬。
。
。
標題:愛喫大型魚小心重金屬! 醫曝6招助排汞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1391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