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藥署指出,想要不傷肌膚,建議遵循每天早晚各洗1次臉、選擇合適個人肌膚的洗面乳等守則,有助維持角質層與肌膚健康;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羅碧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季節雖已入秋,氣候仍炎熱不已,滿臉狂流汗又冒油好難受,卯起來洗臉覺得才清爽?對此,食藥署近日在臉書專頁「」特別提醒民眾,過度清潔肌膚反而會受傷,建議遵循每天早晚各洗1次臉、選擇合適個人肌膚的洗面乳、出油過多使用吸油面紙等3守則,有助維持角質層與肌膚健康。
食藥署表示,常見迷思爆汗爆油=清得越乾淨越好?其實正確洗臉方式是:早晚各1次、挑選適合肌膚的洗面乳,並應掌握洗臉口訣:輕柔慢、快快洗,避免過度清潔導致肌膚損傷。若臉部出油量大,建議適時使用吸油面紙或者求助醫生,調整好自身身體狀況,才是正確觀念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正確洗臉3守則
至於一般人以為的臉部清潔,必須做到:洗至完全無油才乾淨;一天洗臉3-4次;使用超涼感+強力起泡的洗面乳,覺得洗完緊繃才安心;其實這些方式都可能在傷害角質層,小心清洗過度出油更多,並建議應掌握以下正確洗臉3守則:
1.每天洗臉2次就足夠(早晚各一次)。
2.選擇合適自己膚質的洗面乳,不追求「洗完滑溜乾爽」。
3.出油可用吸油面紙按壓,可避免不過度洗臉。
此外,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也曾於發文指出,牛皮癬、化膿性汗腺炎、魚鱗癬、酒糟,甚至皮膚癌,都能在皮膚微生物組中,找到共同的變化,那就是有益菌減少、有害菌增多,或菌種開始分泌更多破壞屏障的酶。因此,建議不要過度清潔。一天洗2次臉,用溫和、pH接近皮膚的清潔品就足夠。過度使用高酒精,或強抗菌的清潔液,也會把好菌、壞菌一起清掉。
食藥署說,除應留意過度清潔易造成肌膚傷害,也應選擇適合的洗面乳,避免使用超涼感+強力起泡的產品,也不追求洗完緊繃才安心;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。
。
標題:爆汗出油猛洗臉才清爽? 這樣做不傷角質又護膚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1442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