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別人的飯比較香? 營養師揭心理+生理真相

營養師高敏敏指出,如果長期喫同樣的菜色,味蕾會疲乏,更容易有此現象,而且會導致飲食失衡、消化不良,甚至養成暴食習慣。示意圖,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。(圖取自freepik)

葉立斌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明明自己碗裡的菜色不差,卻總覺得「別人的飯比較香」?營養師高敏敏於提醒,這不只是心理作祟,更與生理反應有關。從選擇疲勞、後悔心態到味覺飽和、視覺嗅覺的刺激,都可能讓我們錯覺別人的餐點更誘人。而如果長期喫同樣的菜色,味蕾會疲乏,更容易有此現象,而且會導致飲食失衡、消化不良,甚至養成暴食習慣。

高敏敏從心理與生理層面解析「別人的飯比較香」心態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心理層面

選擇疲勞效應:自己想半天才點的餐 端上桌卻失去「新鮮感」,反而覺得別人的比較好喫。

後悔理論:「早知道我也點那個就好了…」,這種遺憾會讓我們自動美化別人的餐點。

禁止=更想要:越是不能擁有,越容易放大想像那個美味,別人的那份自然更香!

共感作用:看著對方喫得津津有味,我們大腦也會產生「好像真的很好喫」的感受。

生理層面

味覺飽和:同種味道咀嚼太久,大腦的味覺接受器漸漸遲鈍;看到別人不同風味的餐點,大腦會重新被刺激,產生「比較香」的錯覺。

視覺與氣味引導:別人餐點色彩繽紛、熱氣撲鼻的樣子,讓你會覺得那「一定更好喫」。

營養師高敏敏指出,別人餐點色彩繽紛、熱氣撲鼻的樣子,讓你會覺得那「一定更好喫」。示意圖;(圖取自freepik)

健康問題要注意

1.長期易營養失衡:常喫同樣的菜色,味蕾會疲乏,自然覺得別人的比較香。長期下來易出現營養攝取太單一的狀況,如蛋白質、蔬菜、油脂攝取失衡。

2.消化不良:羨慕別人的同時喫自己的,會讓腸胃動能下降;情緒焦躁還可能導致喫太快、咀嚼不足、腸胃不適。

3.營養建議:練習「正念進食」,喫飯前先觀察食物顏色、香氣、口感,每口咀嚼15–20下,有助飽足也幫助吸收!

4.暴食行為:常對正餐有「喫膩了」的感覺,會亂喫零食或暴食其它高熱量食物。

高敏敏建議,一週至少安排一次「新菜色」或「不同料理手法」,像是蒸改炒、燉改涼拌,喚醒味覺、豐富營養密度;每餐試著搭配3~5種顏色的天然食材,配色刺激食慾,也提升營養密度。

紅:番茄、紅甜椒。

橙:胡蘿蔔、南瓜。

黃:玉米、黃椒。

綠:菠菜、花椰菜。

紫:茄子、紫高麗菜。

白:杏鮑菇、洋蔥。

高敏敏提到,這樣不只視覺豐富、味蕾滿足,也能自然補齊更多維生素與植化素,減少健康風險!看懂了心理與生理的原因,就能更有意識地喫得營養、喫得滿足。一餐一飯看似日常,其實藏著健康密碼,一起把「喫飯」變成療癒又滿足的事吧!

營養師高敏敏。(高敏敏提供)




標題:別人的飯比較香? 營養師揭心理+生理真相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1442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