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孕婦喫麵會流產? 營養師:該避開的是超加工食品

營養師薛曉晶指出,麵食多屬低度加工,真正該避開的是高糖、高鹽、高脂、化學添加物滿滿的「超加工食品」;示意圖。(圖取自freepik)

葉立斌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日前有中醫稱「孕婦喫麵胎兒恐沒心跳」,對此食藥署表示,相關短影音涉嫌違反「食安法」,營養師薛曉晶指出,將所有麵食貼上高危險標籤,根本是誤讀研究,關鍵在「加工等級」,麵食多屬低度加工,真正該避開的是高糖、高鹽、高脂、化學添加物滿滿的「超加工食品」。

薛曉晶在臉書專頁「」表示,國際通用的NOVA食品分類,將食物依「加工程度」分為4級,一般市售的白麵條與饅頭多屬於「麵粉+水(+少許鹽)」的低度加工;而泡麵連同調味包、速食炸雞等,才是真正的超加工食品。把兩者混為一談,完全不符科學依據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NOVA食品分類

●第1級:未加工/最少加工食物(如新鮮蔬果、全穀物、雞蛋、鮮奶)。

●第2級:烹調用原料(如植物油、食糖、食鹽)。

●第3級加工食品:以第1級食物為主、配方簡單(如天然麵條、饅頭、部分全麥麵包、起司、部分火腿)。

●第4級超加工食品:配方複雜、含多種添加劑,口感特意強化、但營養密度極低(如含糖飲料、餅乾糖果、速食炸物、速食麵、香腸熱狗培根、加工肉品等)。

薛曉晶說,精製澱粉如白麵、白吐司,日常確實需要節制,但偶爾喫、搭配足夠的蔬菜與蛋白質,就能有效穩定血糖、提升營養密度。反而,含糖飲料、餅乾點心、速食炸物、香腸熱狗、泡麵等,這些「超加工食品」才是孕期真正的地雷區,絕對要優先遠離。

孕期喫超加工食物的風險

根據2024年發表於《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》、涵蓋54-55萬名孕婦的系統性分析指出:高攝取「超加工食品」者,妊娠糖尿病(GDM)風險約增加19%;每多攝取100克超加工食物,GDM風險再上升27%;妊娠高血壓與子癲前症風險也增加約28%。

薛曉晶提醒,正確解讀的是「超加工食品」的風險,而非將所有麵食(多數屬於第3級)都視為「孕期地雷」。將第4級的風險硬套在第3級食物上,是典型的過度解讀與以偏概全。

孕期健康喫麵方法

●蔬菜先行,體積優先:目標「1碗麵=2大把蔬菜」,可選擇青江菜、菇類、番茄、花椰菜等;豐富的纖維能有效延緩醣類吸收、增加飽足感。湯麵可將蔬菜先汆燙再下麵,乾拌麵則盡量減少。練習做出「半菜半麵」的黃金比例

●蛋白質到位,血糖更穩:每餐搭配手掌心大小的蛋白質:水煮蛋/滷蛋、嫩豆腐/板豆腐、雞胸/瘦牛肉、鮭魚/鯛魚,任選1-2種。美味範例:番茄牛肉麵(搭配瘦牛、番茄、青菜)、鯛魚味噌湯麵(加入魚片、海帶芽、豆腐)。

●澱粉選擇與份量控制:日常飲食中,7成選擇全穀雜糧(全麥麵、蕎麥麵、糙米麵/米飯),3成可彈性選擇精製澱粉(白麵、白飯、饅頭、包子);份量建議:主食約一個拳頭大小(約70–90克生麵的熟麵),依個人體重與醫囑微調;醬汁與鹽分:減少高鈉醬料(如大量醬油膏、肉燥油蔥),可少量運用蒜泥、蔥花、胡椒、檸檬、橄欖油來提味。

●懂得「挑商品」:查看配方表,成分越短越好。優先選擇單純由「小麥粉、水、鹽、酵母」組成的產品;避開同時含有多種乳化劑、增稠劑、人工香料、甜味劑的製品,這類產品往往已歸類為超加工食品。




標題:孕婦喫麵會流產? 營養師:該避開的是超加工食品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1657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