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抗衰老先顧好肌肉 營養師授4招存「骨」本

營養師陳珮淳表示,想預防肌少症可補充鈣與鎂,如牛奶、起司、小魚乾;示意圖。(圖取自freepik)

紀麗君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走個樓梯就腿軟、搬一袋水果也覺得重?當心肌少症找上門!營養師陳珮淳於臉書專頁「」發文分享,不想老了得肌少症,必須趁年輕顧好肌肉存款:每天攝取足量蛋白質、補充健骨營養素如鈣與鎂、阻力訓練+有氧運動並行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。

每日攝取蛋白質養肌

陳珮淳指出,成年人蛋白質攝取量落在每公斤體重x1.0–1.2克;熟齡族群則建議每公斤體重x1.2–1.5克。舉例來說,1個90公斤的人,每天至少要攝取108–135克蛋白質,相當於4塊雞胸肉或8顆蛋,搭配均衡飲食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4種營養素助攻存「骨」

●維生素D:強化肌力+骨本。缺乏容易導致肌無力,使跌倒風險上升,還會影響鈣的吸收。食物來源:蛋黃、強化牛奶。

●鈣+鎂:穩定肌肉收縮。鈣像「開關」,負責讓肌肉收縮;鎂則是「煞車」,讓肌肉放鬆,缺一不可。食物來源:牛奶、起司、小魚乾、深綠色蔬菜、堅果。

●Omega-3脂肪酸:抗發炎、保肌肉。能降低體內慢性發炎,保護肌肉不容易流失,還能支持關節健康。食物來源:鮭魚、鯖魚、亞麻籽、奇亞籽、核桃。

●維生素B群:能量代謝推手。B群就像肌肉的「代工廠員工」,負責把蛋白質、碳水轉換成能量,讓人有力氣運動。食物來源:全穀類、燕麥、豆類、瘦肉、酵母。

阻力+有氧運動 讓「骨」本生利息

陳珮淳說明,阻力訓練就像定存、有氧運動就像活存,2者相互搭配才是最佳「理財組合」。

她推薦,阻力運動可選深蹲、舉啞鈴、伏地挺身,直接刺激肌肉生長;有氧運動如快走、遊泳、騎腳踏車,能促進循環及能量利用。

養成4項生活習慣

陳珮淳指出,想要老年不失肌力,三餐一定要有蛋白質,尤其早餐更需要;規律睡眠,早睡早起維持健康作息,讓肌肉在睡眠中修復;多曬太陽,補充維生素D;控制體重,避免肥胖掩蓋肌肉不足。

最後,陳珮淳提醒,肌少症不是老年人的專利,喫對營養+運動+維持好習慣,就能從現在起守住肌肉存款,讓肌肉銀行穩健增長。




標題:抗衰老先顧好肌肉 營養師授4招存「骨」本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1706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