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萬網紅醫「瓊斯媽媽」提醒,外陰部搔癢或是皮膚異常變化,別輕忽,小心荷爾蒙問題,或是罹癌或性傳染病等警訊;示意圖。(圖擷取自shutterstock)
羅碧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長痘痘、外陰部搔癢、不明腫塊,看似小毛病,擁有百萬粉絲的美國婦產科醫師「瓊斯媽媽」(Mama Doctor Jones)提醒,女性的皮膚與荷爾蒙有密切關聯,忽略這些徵兆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機。而外陰皮膚的變化往往是身體釋放的健康警報,有時甚至可能是癌症或性傳染病的早期訊號,如果外陰部有什麼問題卻沒有好轉,一定要找醫師檢查。
瓊斯媽媽最近在社群平台推出的影片「「婦科醫師沒告訴你的救命訊息」強調,女性不該把皮膚變化視為小問題,因為這些徵兆可能是身體發出的警告。正視它、及早處理,往往能避免嚴重後果,守護自身健康;此影片推出1個月,吸引8萬多人次點閱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青春痘不只是青春期的困擾 小心荷爾蒙失衡
多數人以為痤瘡(俗稱青春痘)只是青春期問題,但瓊斯媽媽解釋,雄激素的升高會促進皮脂分泌,導致毛孔阻塞並引發痤瘡。像多囊性卵巢症候群(PCOS)患者,因荷爾蒙失衡,常反覆爆痘。必要時,會使用複合荷爾蒙避孕藥治療,以降低雄激素對皮膚的作用力,達到減少痘痘的效果。
痤瘡(俗稱青春痘)不只是青春期問題,像多囊性卵巢症候群(PCOS)患者,也可能因荷爾蒙失衡,常反覆爆痘;示意圖。(圖擷取自freepik)
外陰皮膚更敏感 清潔產品可能是元兇
瓊斯媽媽指出,相較於身體其他部位,外陰皮膚更薄、更敏感。含有香精、酒精的「女性清潔保養品」往往適得其反,容易造成紅腫與搔癢,甚至連洗髮精沖洗時流經外陰,也可能引起刺激,但這不表示不要用洗髮精洗頭,而是不要隨便在外陰部使用任何清潔用品。
若外陰部長期有搔癢問題,卻找不到原因,務必檢視日常用品,逐步排除可能的隱藏刺激物。瓊斯媽媽說,她的許多病人在停用這些產品後症狀就獲得改善。
低雌激素狀態 私密處易有乾燥困擾
在更年期或哺乳期,雌激素水平下降,會讓外陰與陰道皮膚乾燥、缺乏彈性,甚至造成性交疼痛。這種情況稱為「外陰陰道萎縮」。
瓊斯媽媽說,局部陰道雌激素療法安全有效,可透過乳膏等方式補充,迅速改善乾澀與不適,讓皮膚恢復彈性。
皮膚異常變化 小心是癌症警訊
瓊斯媽媽提醒,外陰皮膚也可能罹癌。最常見的是與人類乳突病毒(HPV)相關的鱗狀細胞癌,症狀包括不癒合的潰瘍、持續發癢或變色斑塊。黑色素瘤雖較少見,但同樣可能出現在外陰。
瓊斯媽媽呼籲,任何「持續不癒合的傷口或異常痣」都應立即就醫檢查,因為早期發現大多可以治癒。
百萬網紅醫「瓊斯媽媽」提醒,外陰部若有任何異常,請不要拖延,盡快尋求醫師檢查;圖為情境照,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。(圖擷取自shutterstock)
除毛引發毛囊炎 很常見但別輕忽
刮毛、蜜蠟、糖蜜等除毛方式,都可能導致毛囊炎。雖然多數毛囊炎可自行痊癒,但若反覆感染,應暫停除毛並讓皮膚休息,再討論更溫和的方式。
瓊斯媽媽也強調:是否除毛完全是個人選擇,若只是因社會壓力而造成困擾,不妨重新審視自己的需求。
外陰部皮膚變化 性病的早期線索
梅毒、皰疹、HPV(人類乳突病毒)甚至HIV(愛滋病毒),有時都會先在外陰皮膚出現徵兆。
瓊斯媽媽提醒,大部分私密處問題不是性病,但若出現新生或持續的紅疹、潰瘍或變化,最好讓專業醫師評估,並做必要檢測。
傾聽皮膚訊號 別拖延就醫
瓊斯媽媽強調,從反覆長痘,到外陰乾燥不適,再到不癒合的潰瘍,皮膚其實是女性健康的重要「顯示器」。如果私密處有任何異常,請不要拖延,盡快尋求醫師檢查。
。
。
標題:痘痘、搔癢別輕忽! 百萬網紅醫:皮膚變化藏警訊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1747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