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指出,肥胖的孩子有超過一半機率,長大後仍會維持肥胖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紀麗君/核稿編輯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許多家長看到孩子「白白胖胖」,就覺得是健康、將來會長得高,其實這是錯誤觀念!國健署在臉書專頁「」提醒,兒童時期體重若增加過快,不但不代表長高,反而可能埋下「長大變胖」的隱憂。
研究指出,肥胖的孩子有超過一半的機率,長大後仍會維持肥胖。原因在於成長期時,脂肪細胞不僅會「變大」,還會「變多」。一旦數量生成,就算日後減重,脂肪細胞只能縮小卻無法消失,因此復胖風險更高。怎麼幫助孩子健康長高、不變胖?國健署給家長3大建議: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1.控制熱量攝取
避免含糖飲料、油炸物、零食點心等「高熱量、低營養」食物,才能防止孩子熱量過剩。
2.掌握「我的餐盤」口訣
以孩子的手掌、拳頭當作簡易份量工具,均衡飲食不過量:每天早晚一杯奶、每餐水果拳頭大、蔬菜比水果多一點、飯跟蔬菜一樣多、豆魚蛋肉一掌心、堅果種子一茶匙。
搭配合理的飲食和作息,才能幫助孩子健康長高、不變胖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3.增加日常活動量
6~12歲兒童每天應有至少60分鐘中等費力運動,像是騎腳踏車、遊泳、跳繩、跑步等,每週至少3次加強肌肉和骨骼的活動。
國健署提醒,別再相信「小時候胖不是胖」的迷思,正確飲食加上規律運動,才是幫助孩子「長得高又健康」的不二法門。
。
。
標題:⼩時候胖不是胖? 長大後恐提高肥胖風險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1802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