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走路8大好處 百萬網紅教你優化走一走

走路好處多多,西班牙裔百萬網紅功能醫學專家卡洛斯.賈拉米洛博士建議糖友,三餐後就要起身走15分鐘,有助降血糖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
李惠芬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要活就要動!西班牙裔百萬網紅功能醫學專家卡洛斯.賈拉米洛博士(Dr. Carlos Jaramillo)表示,「走路」簡單做,每天都可以做到,對腦血管、體重控制、情緒健康都好處多多,尤其可以降低第2型糖尿病風險。

卡洛斯.賈拉米洛在YouTube頻道上,擁有547萬訂閱,發布「對抗糖尿病有效運動─步行的益處」有130萬人次觀看。他說,有效的走路不是隨意走走,像是在逛百貨公司,走馬看花,效果不是很大,要優化走路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優化走路,卡洛斯.賈拉米洛建議,餐後馬上走路,也就是在喫完三餐後,各走15分鐘,可以更有效控制餐後血糖,再來是做Zone 2運動,走路要走得快些,連帶呼吸加快但能夠簡單對話的強度,大約屬於中等強度,每次要持續25-30分鐘以上,最理想是30-60分鐘,一週2-3次。

他舉例在2018年《英國運動醫學》期刊,研究2001名參與者,其中有81%是女性,共納入37項隨機對照試驗,走路習慣改善7項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。

卡洛斯.賈拉米洛認為,走路有8大好處:

●降低心血管風險:
不少文獻提出,「走路」對心血管風險的好處。餐後走路,以及搭配重訓與伸展,效果更佳。

●控制體重:
走路能有效幫助對抗肥胖,主因是能燃燒卡路裏、增加能量消耗,並有助於建立肌肉,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。

●改善情緒:
出去走走,不再滑手機、把壓力擺一旁。走路可以當成一種動態的冥想,感受每一步、感受葉子、草地、磚面,每一步都連結自己的情緒與思緒,對神經傳導物質、情緒調節有幫助。

●改善血糖控制:
當你走路時,肌肉會把儲存在肌肉與肝臟的葡萄糖拿來使用,若你走上坡或增加強度,會消耗更多,長期可以幫助把脂肪當作能量來源。

●保護骨骼:
骨頭需要刺激,每一步落地、髖關節、膝關節、踝關節的動作,都會促進成骨細胞活化,尤其在更年期前就開始做運動是很重要的。

●降低慢性疾病:
降低心血管疾病、癌症、第2型糖尿病、呼吸道疾病風險,都有相關期刊佐證,可以降低罹病風險。

●減緩慢性疼痛:
像是風濕性疾病、纖維肌痛、癌症相關慢性痛等,走路可以減輕50歲以上關節炎患者的膝蓋疼痛,與不散步的人相比,膝蓋疼痛可降低40%。研究報告指出,就算是正在痛的人,走路也是有益的。

●睡眠:
不建議走路是唯一的運動,最好把走路與較高強度的心肺運動、10分鐘的高強度間歇、活動伸展、重訓結合,才能達到最大化的健康效果。




標題:走路8大好處 百萬網紅教你優化走一走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1805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