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健署指出,燒烤過程中若將肉類以直火烹調,油脂滴落火上,會產生致癌物質附著食物表面,增加大腸癌發生風險;示意圖。(圖取自freepik)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中秋節一到,烤肉也是少不了的活動之一。國民健康署表示,除紅肉及加工肉品本身就是致癌因子外,肉類放在烤架直火燒烤,油脂滴落火上,也會產生致癌物質附著在食物表面。想要避免致癌因子入侵,建議烤肉時少加工、少紅肉、多蔬果,掌握「2少1多」原則,才能喫得安心,有助「腸」保無憂。
國健署於發文說,烤肉是許多人的中秋回憶味道,但燒烤過程中若將肉類以直火烹調,油脂滴落火上,則會產生致癌物質附著在食物表面,增加大腸癌發生風險,提醒掌握以下「2少1多」小撇步,有助腸道健康,提升內在保護力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●少加工:鹽漬、煙燻或以亞硝酸鹽加工醃製的食物,除已證實會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之外,烤肉也可能會產生致癌物。建議改變烹調方式,以水煮、蒸或微波爐加熱取代燒烤。
●少紅肉:研究指出,食用100克的紅肉,會增加17%罹患大腸癌的風險。以雞肉、魚肉等白肉取代豬、牛、羊肉,可避免攝取過多紅肉。
●多蔬果:即便選擇喫烤肉,也建議搭配各色蔬果均衡飲食。
另,Cofit總營養師張宜婷也曾於發文提醒,市售烤肉醬通常含有較多的糖分和鈉,每湯匙(約刷3-4下的份量)熱量約50大卡,鈉含量高達400毫克,等同於成年人每日建議鈉攝取量的1/6。如果要控制鹽份和熱量的攝取,不妨嘗試用大蒜、薑、蔥、檸檬汁或果醋自製醬汁,不僅更健康,還能為烤肉增添自然的香氣和風味。
國健署強調,為了腸道健康,除飲食須注意外,也呼籲記得定期做大腸癌篩檢,才能「腸」保無憂。
。
。
標題:中秋烤肉避吞致癌物 「2少1多」護腸道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1898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