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養師薛曉晶分享,最新研究顯示,黃豆普林非但不用去,甚至對健康還有益。(圖取自freepik)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尿酸高,有需要改用去普林的豆漿機嗎?營養師薛曉晶分享,最新研究顯示,黃豆普林非但不用去,甚至對健康還有益!黃豆中的植物性普林不僅不會誘發痛風,反而有助降低風險。相較於高動物蛋白、果糖與酒精飲食,均衡攝取黃豆製品更能促進尿酸代謝、保護血管健康。所謂「去普林」反而會把珍貴營養一起洗掉,真正該改變的不是豆漿,而是整體飲食習慣。
營養師薛曉晶於臉書專頁「」發文指出,最近有豆漿機主打「能去除黃豆中的普林」,聲稱這樣更健康,但這其實完全是錯誤觀念與行銷話術的結合!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薛曉晶表示,《Arthritis & Rheumatology》歷經20年、追蹤逾6萬名的大型前瞻研究發現:攝取大量黃豆的人,痛風風險反而比低攝取組少了14%!相反地,多喫禽肉、魚類的人風險更高。這表示黃豆不僅不會誘發痛風,還具有保護作用!
薛曉晶分享,連哈佛大學在2024年《JAMA Network Open》發表的超過12萬人研究也證實:健康的植物性飲食(當然包括黃豆製品)能降低痛風風險達21%。關鍵在於整體飲食習慣,而非單一的「普林含量」。
「去普林」的同時 珍貴營養也跟著流失
薛曉晶說明,根據《Frontiers in Nutrition》(2022)的系統性回顧,黃豆雖然每100克約含137毫克普林(中等含量),但它富含完整蛋白質、大豆異黃酮及強效抗氧化物。這些成分反而能有效促進尿酸排出、抑制黃嘌呤氧化酶、並保護血管與代謝系統健康。如果為了「去普林」而破壞這些保護性營養分子,那豈不是得不償失?
薛曉晶提到,簡單來說:去普林,有可能也去營養,別因小失大,真正影響痛風的不是普林,而是「整體飲食習慣」。輔仁大學與慈濟醫學中心2020年發表在《Clinical Nutrition》的研究,長期追蹤1.4萬名成人後指出:素食者(以黃豆製品為主要蛋白質來源)的痛風風險,比非素食者低了約60%!
薛曉晶補充,這強烈說明,只要整體飲食均衡,多蔬果、少加工、減少紅肉攝取,黃豆中的植物性普林不僅安全無虞,更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。
薛曉晶提到,強調「去除普林」,其實是利用大家對痛風的誤解來進行行銷。即使在特定加熱過程中,黃豆中部分可溶性普林會溶出,但臨牀研究證明,這對血液尿酸濃度幾乎沒有實質影響。所以,花錢追求「去普林」功能,對於降低痛風風險來說幾乎沒有意義。真正要提防的是高動物蛋白、高果糖與酒精攝取,這些才是痛風的真兇,而不是黃豆或豆漿!
。
。
標題:去除黃豆中的普林更健康? 營養師破除迷思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101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