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3類型人的便祕有解 中醫師教戰按穴法

便祕問題讓身體很不爽快,有時還伴隨臭屁困擾。中醫師邵禹豪建議,要先了解起因,才能對症下藥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便祕困擾不分年紀大小,尤其是年長者因老化現象,蹲馬桶時間愈來愈長。中醫師邵禹豪表示,很多人試了各種方法,例如多喝水、多喫青菜與益生菌,身體卻依舊毫無反應。

大啖美食的同時,便祕的問題也同樣令人煩心,有時還伴隨著頻繁放臭屁的困擾。邵禹豪在臉書粉專「」剖析3類型,請大家先讀懂自己的身體,再對症下藥,才能通體舒暢。以下是3種類型: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●「塞車型」:腸道蠕動的速度較慢,壓力一來就容易脹氣,關鍵是要找到「塞車」的壓力主因,中醫常用的藥物包含陳皮、砂仁、厚樸等,幫助健脾行氣。

按摩小撇步→平常可以多按摩腹部,並按摩膝蓋外側下方的陽陵泉穴,足大趾和二趾之間的太衝穴。

●「乾燥型」:身體的津液不足以潤滑腸道,導致大便乾硬難解,關鍵在於滋陰潤滑!常用的藥物包含熟地黃、當歸、麻子仁、桃仁,幫助養血潤腸。可多攝取好油,比方橄欖油、酪梨油,並且也要攝取足夠的水分。

按摩小撇步→可按摩膝蓋內側上方的血海穴。

●「無力型」:身體的元氣不足以推動腸道,導致大便無法卸貨,關鍵在於補氣。常用的藥物包含,黃耆、人參、黨參等,幫助補益肺脾之氣。

按摩小撇步→不要過度勞累,排便也不宜過度用力,平常可以多按摩膝蓋外側下方的足三裏穴。

邵禹豪分享,當便祕發生時,可按摩肚臍周圍,一天一次,用手掌順時針按揉,每次5至10分鐘,能鬆解腹部筋膜,有助於改善排便與腸胃症狀。偶爾有便祕困擾的朋友,可喝點「決明子茶」、「玫瑰花茶」。




標題:3類型人的便祕有解 中醫師教戰按穴法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102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