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9旬嬤挑戰硬舉 營養師提醒:老年更要開始練肌力!

營養師蘇哲永提醒,很多長者以為的「老了,不能練」,恰恰相反,因為老了,才更要「練」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87歲鄭陳金梅阿嬤,車禍後生活按下暫停鍵,手腳骨裂、關節沾黏、肌肉流失,甚至被診斷帕金森氏症,拐杖成了鄭陳金梅阿嬤的日常。3年後,90歲的她站上硬舉比賽舞台,握緊槓鈴,被她穩穩舉起45公斤。營養師蘇哲永提醒,很多長者以為的「老了,不能練」,恰恰相反,因為老了,才更要「練」。

很多長者心中可能有懷疑「可是,膝蓋不好怎麼練?」蘇哲永在臉書專頁「」發文分享,科學證據告訴我們,安全的肌力訓練,是保護關節、減緩骨質流失的關鍵。一份2019年的統合分析指出,規律的阻力訓練,能讓停經後婦女的髖部骨密度,回升0.64%,腰椎骨密度,也能回升0.62%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另一份2020年的研究也發現,經過12週的肌力訓練,膝關節炎長輩的疼痛指數,平均下降了43%。也就是說,科學證據很明確:肌力訓練,可減輕疼痛、改善功能。

蘇哲永提到,事實上,高齡醫學權威,陳亮恭醫師提醒:「失能,遠比生病更可怕。」肌肉到了80、90歲,都還能被喚醒。國立東華大學2020年的研究發現,經過12週的彈力帶訓練,社區高齡女性「30秒椅子坐站」的次數,大幅提升了33.7%。

他接著說,走路對心肺很好,但若目標是「長肌肉」,光走路可能就不太夠。《運動醫學》期刊上的一份統合分析指出:要有效提升「肌肉量」與「最大肌力」,「高強度」的「阻力訓練」,才是關鍵。走路是太「習慣」的動作,它能「維持」肌力,卻很難給予足夠的「刺激」,讓肌肉變得更強壯。

因此,WHO會建議,65歲以上的長者,每週應有≥2天的肌力訓練,和≥3天的平衡訓練,來預防跌倒。

蘇哲永總結,老,不代表只能等待退化。照顧的終點是幫助他們,找回身體的起點。只要開始「練」,就能逐步找回身體對肌肉使用的記憶點。




標題:9旬嬤挑戰硬舉 營養師提醒:老年更要開始練肌力!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280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