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77歲老翁更換人工膝關節後走路歪斜疼痛 經台中慈濟關節中心翻修手術才改善

林姓老翁(右)對人工膝關節翻修再置換感到滿意。(慈濟提供)

〔記者歐素美/台中報導〕許多民眾年紀大了,罹患膝蓋退化性關節炎,以為更換人工膝關節後就可改善,結果卻不如預期!台中慈濟醫院關節中心醫師趙子鎔表示,國內外統計,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仍有1~2成病人對結果不甚滿意,強調術前評估與精準手術規劃才是成功關鍵。

77歲林姓老翁,去年因退化性關節炎造成走路疼痛,到醫院院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,但術後半年膝蓋仍持續腫脹、走路歪斜,難以上下樓梯,甚至反覆積水,每周需2次回院抽水,生活品質大幅下降,讓他直呼「換關節比沒換更糟糕」,經親友介紹轉到台中慈濟醫院,經X光與電腦斷層檢查顯示,原本置換的人工關節角度出現偏差,導致膝關節軸向錯位、受力不均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趙子鎔表示,人工關節應與人體重心軸線垂直,但病人術後角度卻反向歪了約10度,造成走路一踩就歪,膝蓋反覆發炎積水而疼痛,經施以「人工關節翻修再置換」手術,透過電腦斷層影像規劃,重新調整關節角度與力學軸線,術後第2天,林翁便能下牀行走,1個月後腫脹消退,不再反覆積水,已經能獨自行動,甚至搭公車回診,日常生活不再受影響。

趙子鎔指出,人工膝關節手術並非百分之百成功,排除組織感染、沾黏等因素,約有1~5%的病人,可能因角度偏差或骨質問題導致置換失敗,需再次手術,提醒民眾人工關節置換並非愈快開刀愈好,術前醫師的評估與精準手術過程,才是成功關鍵。

現代膝關節手術可藉電腦導航輔助,如Rosa機械手臂導航系統,在術前模擬手術角度與軟組織張力,協助醫師術中更精準地置換關節。趙子鎔強調,台中慈濟醫院關節中心推動「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(KHPO)」,理念與技術並進,希望病人不輕易開刀,若確實需要開刀,就應縝密規劃、精準執行,避免病人再次承受疼痛之苦。

林姓老翁人工膝關節翻修再置換前(左)與後(右)X光比較。(慈濟提供)

台中慈濟醫院關節中心醫師趙子鎔提醒大眾,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術前評估與精準手術規劃才是成功關鍵。(慈濟提供)




標題:77歲老翁更換人工膝關節後走路歪斜疼痛 經台中慈濟關節中心翻修手術才改善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28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