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表示,骨頭受傷的常見徵兆有:突然或劇烈疼痛、腫脹與瘀青、畸形或不正常外觀等。(圖取自freepik)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怎樣知道骨頭受傷了,發現這些症狀趕快掛號!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表示,骨頭受傷的常見徵兆有:突然或劇烈疼痛、腫脹與瘀青、畸形或不正常外觀、活動受限或完全無法移動、麻木或刺痛感、聽到骨頭斷裂聲、持續性疼痛或恢復異常。
陳鈺泓在臉書專頁「」發文分享,骨頭受傷的7常見徵兆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1.突然或劇烈疼痛:骨頭受傷的第一個明顯徵兆通常是疼痛,這種疼痛可能會在受傷當下立即出現,並持續不會改善,而且可能在活動或按壓受傷部位時加劇。與肌肉拉傷不同,骨折引起的疼痛往往更加深層且刺痛感明顯。這時請務必立即停止活動,避免對受傷部位施加壓力,並尋求醫療協助。
2.腫脹與瘀青:當骨頭受傷時,周圍的軟組織,像是肌肉或血管也可能受到影響,導致局部腫脹和瘀青。腫脹通常在受傷後幾分鐘至數小時內出現,瘀青可能呈現深紫色、藍色或黃色,隨時間逐漸改變顏色。陳鈺泓建議,此時可以適度使用冰敷減少腫脹,每次約15-20分鐘,並將受傷部位擡高來促進血液循環。
3.畸形或不正常的外觀:骨頭受傷(如骨折)後,受傷部位可能出現畸形或異常的形狀,這是骨頭移位的明顯信號。像是受傷的部位可能看起來彎曲、不對稱或有凸起,或是骨折處可能感覺到骨頭摩擦的異常聲音(骨摩擦音)。陳鈺泓提醒,請千萬不要嘗試自行將骨頭「復位」,應保持受傷部位固定,並盡快就醫。
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提醒,千萬不要嘗試自行將骨頭「復位」,應保持受傷部位固定,並盡快就醫。(圖取自freepik)
4.活動受限或完全無法移動:骨頭受傷後,可能會因疼痛或結構損傷而無法正常活動。比如可能在嘗試活動受傷部位時,會有劇烈疼痛感,或完全無法移動。若是腿部或腳部骨折,可能完全無法站立或行走。陳鈺泓提醒,這時要立即停止嘗試移動,使用支撐工具(如夾板或繃帶)臨時固定,避免進一步損傷。
5.麻木或刺痛感:在某些情況下,骨頭受傷可能伴隨神經受壓或損傷,導致麻木或刺痛感。這通常出現在受傷部位周圍或遠端,例如手指或腳趾,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完全失去知覺。若伴隨麻木或刺痛,需特別警惕,因為這可能是更嚴重的損傷信號,如骨折壓迫到神經或血管。
6.聽到骨頭斷裂聲:在骨頭受傷的當下,有時會聽到明顯的「啪」或「咔」聲,這可能就是骨頭斷裂的聲音。當然,這種聲音通常伴隨劇烈疼痛,並立即出現其他症狀(如腫脹或活動受限)。如果聽到這種聲音,請務必盡快尋求專業醫療幫助。
7.持續性疼痛或恢復異常:如果受傷後幾天內疼痛不減,甚至有加劇的情況,可能是骨頭受損或其他內部損傷未被察覺。另外可能會有疼痛範圍擴大,或出現發紅與發熱等發炎跡象。
陳鈺泓補充,如果疼痛無法改善,應尋求醫師診斷,可能需要進行X光或MRI檢查來確認是否有骨折或裂痕。
。
。
標題:骨頭受傷警訊 醫揭7徵兆 快就醫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280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