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是由於尿酸結晶堆積在關節,引發如圖中大腳趾處的劇烈疼痛與紅腫。美國最新研究利用基因編輯技術,為治癒此一古老疾病帶來曙光;圖為情境照,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。(圖取自shutterstock)
〔編譯陳成良/綜合報導〕痛風源於尿酸結晶在關節中累積,而尿酸本應由尿酸酶(uricase)分解。但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在約2000萬年前喪失了此基因。科學家推測,高尿酸在遠古時期能幫助靈長類將果糖轉化為脂肪、儲存能量,是一種「演化的幸運」,如今卻成了現代疾病的根源。
據科學網站《SciTechDaily》網站報導,為挑戰此一演化遺憾,由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生物學教授高雪爾(Eric Gaucher)領導的團隊,利用被稱為「分子剪刀」的CRISPR-Cas9技術,將一個重構的古老尿酸酶基因植入人類肝細胞模型中。這個「基因復活」實驗成功讓細胞重新產生尿酸酶,恢復了分解功能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尿酸急降、脂肪堆積消失
實驗結果顯示,「復活」的尿酸酶不僅大幅降低了尿酸濃度,還阻止了肝細胞因過量果糖而生成三酸甘油酯。進一步在3D肝組織模型中驗證後,研究人員發現酵素能正確定位於細胞內的「過氧化體」,顯示其作用機制完整,具備臨牀應用潛力。
高雪爾指出,高尿酸血症不僅導致痛風,也與高血壓、心血管疾病及脂肪肝密切相關,是潛在的「隱形推手」,透過恢復尿酸酶,可能一次預防多種代謝疾病。
研究團隊接下來將進行動物實驗,未來若進入人體試驗,可能以應用於部分新冠疫苗的脂質奈米顆粒(LNP)技術投送基因。高雪爾表示,雖然基因編輯仍面臨安全與倫理挑戰,但若能安全復活這段遠古基因,「痛風與代謝疾病的治療方式將被徹底改寫。」
。
。
標題:人類遠古基因復活! 科學家用CRISPR成功逆轉痛風關鍵機制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32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