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不想失智 研究:規律運動是降低風險的頭號習慣

動得早,腦袋好!研究表示,規律運動可以幫助血管變得年輕,大腦更健康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我們常聽到預防心臟病和癌症的重要性,維持「大腦健康」也同樣重要 。雖然遺傳因素確實會影響風險,但研究顯示,即使家族中有人患病,透過生活方式的改變仍能降低失智症的風險。專家一致認為「運動」是最該立即養成的第一習慣。規律運動不僅能降低失智症的風險,還能強化心臟、肺部與肌肉,改善情緒,並幫助預防其他慢性疾病。

《》網站指出,規律運動越早開始越好,因為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大腦變化,可能在症狀出現前數十年就已經開始。根據一項研究指出,運動能促進大腦的血液流動,這或許能解釋為什麼它能降低失智症風險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研究中,70名年齡介於55至80歲、具有輕微記憶喪失的成年人,被隨機分配進行「伸展運動組」或「規律運動組」。在為期12個月的研究期間,運動組逐步增加至每週運動4到5次,其中2次為高強度訓練,每次持續30至40分鐘。他們最初每週進行3次短時運動,隨時間逐漸延長時間與頻率。

1年後,運動組的頸部血管僵硬度下降,大腦血流量也明顯增加;而僅進行伸展運動的組別則未出現這些正面變化。

其他研究也發現,身體活動與大腦健康之間有密切關聯。例如,一項研究綜述指出,規律運動可讓「所有類型失智症」的發生率降低20%,阿茲海默症(Alzheimer’s disease)風險則降低14%。另一項綜合研究也發現,身體活動量越高,晚年認知功能表現越佳,雖然影響幅度不大,但仍具顯著意義。

如何讓運動融入生活

如果你現在還沒有規律運動,今天就是最好的開始時機。可以從最簡單的方式著手,例如繞著家附近散步一圈。重點是從現有的狀態出發,並隨著時間逐步增加運動的時間與強度。

你也可以嘗試新的活動,例如舞蹈或瑜伽,學習新事物本身也能促進大腦健康。許多已經養成運動習慣的人都會告訴你:「運動後會感覺整個人都變好了。」不過,這種感覺可能不會立刻出現。但一旦你建立了習慣,並找到讓你感到快樂的運動方式,你就會真正開始喜歡上它。

維持大腦健康的其他好習慣

想讓大腦更靈活,除了運動之外,以下這些生活習慣也很關鍵:

●均衡飲食:

其中一個值得參考的飲食法是「MIND飲食法」,它結合了地中海飲食與DASH飲食(為控制血壓而設計),主張多喫全穀類、深綠色蔬菜、莓果、魚類、堅果、豆類與各類蔬菜。

●充足睡眠:

睡眠不足會導致壓力升高,進而增加失智風險。建議每晚保持7至9小時的高品質睡眠。每天固定時間起牀、規律運動,以及睡前避免藍光刺激(如手機或電腦),都有助於睡得更好。

●維持社交互動:

社交孤立與孤獨感與憂鬱和失智有關。相反地,研究指出,與他人保持緊密人際關係的人,大腦老化速度更慢,看起來也更年輕。

●避免吸菸與過量飲酒:

吸菸和飲酒都會加速認知功能退化。即使是「適量飲酒」,也被發現可能會減少大腦體積。若想減少酒精攝取,可以嘗試改喝無酒精飲品。

☆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禁止酒駕☆

☆自由電子報關心您,吸菸有害健康☆




標題:不想失智 研究:規律運動是降低風險的頭號習慣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356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