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夏天出油狂冒痘 中醫教戰「戰痘」穴位

中醫將夏季痘痘分為2大體質類型,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說,需對症治療;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
紀麗君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夏天氣溫飆高,不少人臉上狂冒痘、滿臉油光,明明天天洗臉卻還是壓不住?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在「」發文提醒,問題不只出在「外油」,更關鍵的是體內「濕熱」太重!脾胃濕熱型必按豐隆穴、足三裏;肝膽濕熱型必按太衝穴、陽陵泉穴;通用清熱穴位必按合谷穴、曲池穴。

周宗翰指出,中醫將夏季痘痘分為2大體質類型,必須先分清楚,才能對症調理: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●脾胃濕熱型:愛喫冰品、炸物,痘痘常長在額頭、下巴、嘴邊,還伴隨口臭、便祕、脹氣。

●肝膽濕熱型:壓力大、情緒差,痘痘多出現在兩頰、太陽穴、髮際線,常見口苦、失眠、胸悶。

想要真正「滅痘」,不能只靠洗臉,更要從體內調整。周宗翰建議,每天針對不同體質按壓穴位3-5分鐘,感覺痠脹最佳,每天可進行2-3次,搭配清淡飲食、少油甜辣,並且早睡不熬夜,效果最佳。

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教戰,可按壓合谷穴,能消炎解毒,舒緩臉部痘痘。(資料照)

脾胃濕熱型必按

●豐隆穴(小腿外側中點):化痰祛濕、改善痘痘與身體沉重感。

●足三裏(膝下四指寬):健脾補氣,避免濕氣堆積。

肝膽濕熱型必按

●太衝穴(腳背大拇指與二趾間):疏肝解鬱,改善情緒與肝火痘。

●陽陵泉(小腿外側腓骨下方):清肝利膽,排濕降火。

通用清熱穴位

●合谷穴(虎口):消炎解毒,舒緩臉部痘痘。

●曲池穴(手肘橫紋外側):清熱止癢,改善皮膚問題。

周宗翰提醒,夏天想和痘痘說再見,光靠保養品還不夠,找對體質、按對穴位,從內調理,才是對抗「夏季爆痘潮」的關鍵。




標題:夏天出油狂冒痘 中醫教戰「戰痘」穴位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1413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