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防腎結石要補鈣 營養師教戰降低鈣結石風險

腎結石難痊癒,發病後10年內一半人又復發。營養師李婉萍建議從飲食調整做起,避免一再復發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
葉立斌/核稿編輯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腎結石會反覆復發,營養師李婉萍指出,預防腎結石、避免復發,要攝取足夠的鈣質,一般成人每日鈣質建議量為1000毫克,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的飲食指南表示,每天隨餐喫三份乳製品將有望降低鈣結石風險。

李婉萍在臉書專頁「」發文指出,根據統計,台灣每10人當中就有1位為此感到困擾。一份2022年的國外文獻指出,初次發病後的10年內,約有50%的患者會再復發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人體腎臟最主要的功能,是透過尿液來清除體內廢物,它能讓血液中鈉、鉀和鈣等電解質的濃度維持正常,比方說藉由排除多餘的鈉以調整血壓。李婉萍說,假使尿液中含有過多未能被溶解的礦物質,例如尿酸、草酸、磷酸或鈣離子,便會形成一顆顆堅硬的小石子並累積於腎臟,也就是所謂的「腎結石」。

她表示,結石較小顆時可能不會出現明顯症狀,通常都是卡在輸尿管或是腎臟和輸尿管的連接處才會引發不適,像是腰痛或下背部兩側劇烈疼痛、頻尿、血尿、噁心或嘔吐、發燒、發冷等,最重要的是尿液聞起來很臭或看起來渾濁。

4大飲食跟著做 避免復發

李婉萍指出,預防腎結石、避免復發!掌握4大飲食原則:

●多喝水:每天至少攝取2000~2500cc水分,是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法,有研究分析顯示,每天如果能排出2.5公升尿量,結石風險將能降低60~80%;但要是液體攝取不足,則會增加腎結石發生機率。尤其是在進行會大量出汗的運動或活動時更要補充,而且較小的結石也可透過多喝水、增加排尿量來促進排出。判斷水分是否充足可從尿色觀察,喝足時尿液應呈現透明或淡黃色。

●除了白開水之外,飲用檸檬水(汁)也是不錯的選擇,當中的檸檬酸鹽有助預防草酸鈣結石與磷酸鈣結石的復發;低卡柳橙汁經研究發現也有相同的保護作用。其他像是咖啡或含咖啡因飲料、葡萄酒和啤酒,可能也有防止結石形成的效果,但必須同時考量它們過多,是否會對健康有其他影響。
此外,牛奶雖含有鈣質,若非過量攝取並不需要太擔心;而碳酸飲料可能會提升腎結石風險。至於水質硬度和腎結石之間的關係,目前尚未有明確的證據。

●攝取足夠鈣質:對於患有草酸鈣結石、不宜喫太多草酸含量高食物(例如深綠色蔬菜)的人而言,需特別注意鈣質的攝取,可提高草酸和鈣離子結合的機會並排出體外,減少草酸鈣結石的發生。

●少喫動物性蛋白:高蛋白質飲食可能導致體內過多尿酸,並使鈣質流失,增加結石的機率。提醒動物性蛋白質攝取需適量,或以植物性蛋白質取代部分紅肉攝取。

●減少鈉攝取量:
高鈉飲食會增加尿液中的鈣離子濃度,誘發腎結石,應避免喫醃製、罐頭或加工食品,鹽、味精、醬油等各式調味料也要減量使用。可多搭配天然辛香料及香草,例如大蒜、薑、香菜、辣椒、孜然、迷迭香等,或是檸檬、鳳梨、番茄等水果增加風味。




標題:防腎結石要補鈣 營養師教戰降低鈣結石風險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1438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