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會熱點

戰狼外交退燒?經濟學人「戰狼指數」揭:中國外交官減少咆哮

近年中國「戰狼外交」在全球多國引發反彈,不過,《經濟學人》最新發布的「戰狼指數」(wolf warrior index)指出,戰狼外交在中國已經收斂,中國外交官溫和程度回復到2018年的水準。

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《經濟學人》報導指出,「戰狼」一詞源於中國民族主義大片《戰狼》系列電影,而戰狼外交最知名的代表人物當屬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,在2019年至2023年任職發言人期間,趙立堅多次尖銳發言,包括曾告訴彭博社記者,五眼聯盟(Five Eyes)成員應該要小心,「否則眼睛會被戳瞎」。

東京大學的伊藤亞聖教授認為,戰狼外交之所以在中國崛起,可能是因為習近平想要消除中國外交系統中的意識形態鬆懈;也可能是為了要轉移當時民眾對中國新冠疫情的注意力。

《經濟學人》團隊下載了自2018年迄今,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的全部1.6萬則答覆,然後透過ChatGPT對每個回答的好戰程度(belligerence)評分,範圍從低至高為0到1。結果發現中國在2019年開始變得好戰,平均攻擊性從2018年的0.3以下,上升到2021年5月的0.45以上。然而,自2022年中期以來,攻擊性開始下降,到今年年初,中國外交部發言的溫和程度已經恢復到2018年,也就是戰狼外交崛起前的水準。

▲《經濟學人》最新發布的「戰狼指數」(wolf warrior index)指出,戰狼外交在中國已經收斂,溫和程度回復到2018年的水準。(圖/翻攝自經濟學人)
戰狼外交為何退潮?

戰狼外交對中國造成了嚴重損害,引發外交反彈,導致與澳洲和歐盟的關係惡化。全球對中國的公眾輿論也急轉直下。美國埃默裏大學(Emory University)的徐偉方(Weifang Xu)指出,雖然戰狼言論增加了中國國內民眾對政府的支持,但同時卻激怒了美國民眾,使他們傾向支持對中國強硬的政策。

香港中文大學的段曉林則認為,戰狼外交退潮「經濟考量無疑扮演重要角色」,北京不想在全球經濟充滿不確定的現在嚇跑商業夥伴。因為事實證明,外交官保持微笑比時常咆哮要更受歡迎。

  • 戰狼外交
  • 經濟學人
  • 戰狼指數
  • 中國
  • 習近平


標題:戰狼外交退燒?經濟學人「戰狼指數」揭:中國外交官減少咆哮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182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