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好友變胖 體重失守機率增57% 研究:不是一起喫太多

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恆指出,當你重視的人變胖,你心中對「正常身材」的標準也會被重新定義。(圖取自freepik)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好友變胖,你也跟著變胖?一項追蹤32年、超過一萬兩千人的指出,「胖」其實會在社交圈中傳染。即使朋友搬到遠方、根本不會跟你一起喫飯,只要他體重上升,你變胖的機率也會增加57%。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恆指出,關鍵不在飲食共享,而是社會規範的改變,當你重視的人變胖,你心中對「正常身材」的標準也會被重新定義。

王思恆於臉書專頁「」發文分享,研究指出,即使你的朋友搬到了另一個城市,跟你相隔幾百公裏,你們根本不可能共用同一個冰箱,也不可能每天一起喫飯,甚至連見面都很難。但只要「他變胖了」,你變胖的機率依然顯著上升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王思恆說明,這就直接排除了「物理接觸」或「生物性因素」的可能性。所以,這絕對不是什麼神祕的腸道菌透過接觸傳染,也不是因為你們呼吸同一區的空氣。而是因為你對「正常體型」的認知被改變了。

恆新復健科診所醫師王思恆指出,當你重視的朋友變胖時,你大腦中對於「什麼是標準身材」的防線會悄悄後退。(圖取自freepik)

王思恆提到,科學家的結論是:這是社會規範(Social Norms)的改變。人類是群居動物,我們的大腦會不斷偵測周遭環境來校正自己的行為。當你重視的朋友變胖時,你大腦中對於「什麼是標準身材」的防線會悄悄後退。你會潛意識覺得:「稍微圓一點好像也很正常、很健康嘛!」一旦這種「寬容度」增加,你對自我飲食控制的警覺性就會下降,體重也就跟著失守了。

王思恆表示,雖然研究強調的是「認知標準」的改變,但這背後更具體的執行機制,其實是「飲食習慣(Culture)」的傳染。他也舉自己的例子,他非常不能接受在「非正餐」的時間喫零食。甜點、餅乾這類東西,如果要喫,就必須是正餐結束後的一部分,絕不存在「下午沒事做拿來嗑牙」或是「看電視邊喫邊聊」這回事。

因為自己有這個堅持,他的家人、甚至常跟他喫飯的朋友,久而久之也會受到影響。當大家都沒有在餐跟餐之間進食的習慣時,這個社交圈就形成了一道隱形的防護網。

王思恆解釋,反之,如果你身邊的朋友認為「隨時隨地喫點心」是種享受生活的常態,這種習慣比病毒更容易傳染。所以想要減重除了少喫多動,觀察一下你身邊5個最親近朋友的飲食習慣,或許才是最根本的關鍵。




標題:好友變胖 體重失守機率增57% 研究:不是一起喫太多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43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