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管是不是暖冬,建功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黃建翰表示,先把熬冬的保健做起來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東北風一波波吹來,太陽腳步漸漸收斂,小雪不意味著大雪紛飛,而是表示天氣開始轉寒、降水增加,但氣溫仍未至真正酷寒。這個節氣,是冬季養生的重要轉捩點,建功馬光中醫診所醫師黃建翰推薦,以茶飲、穴位保健。
黃建翰表示,在小雪過後,天氣濕冷,女性常四肢冰冷。寒氣漸深,要把身體裡面多餘的冷水加熱成水蒸氣後就不會留在身體裡面,這樣就不容易氣喘跟鼻子過敏的問題了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黃建翰說,小雪之際,千萬不要忽略「冷氣團下的身體信號」。如果你發現自己變得特別容易疲倦、關節痠痛、咳嗽頻繁,那就代表身體已經在提醒你「需要調養了」。中醫養生講究順時應節,從生活細節入手,才能真正「未病先防」,溫暖過冬。
薑桂黑豆溫腎茶
功效:溫陽祛寒、補腎健脾、促進血行
體質與時令建議:
適合手腳冰冷、腰痠背重、冬天疲倦怕冷者。
女性經期後、體虛寒重者尤宜。
若本身有口乾、口苦、便祕或喉嚨痛,應暫停服用。
●材料:
乾薑(或老薑3片)5g:溫中散寒、助陽通脈,強化血液循環
桂枝3g:溫通經絡、助陽化氣,協調營衛
黨參6g:補中益氣、扶正固表,增強抵抗力
杜仲5g:補肝腎、強筋骨、安胎養腰
黑豆10g:補腎益精、活血祛風濕
紅棗2~3顆:補中養血、調和諸藥
●作法:
將所有藥材洗淨後置入鍋中,加入水約800ml。
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煮25–30分鐘。
去渣取汁,可溫熱飲用。早晚各一杯最佳。
若口感偏辛可酌加黑糖少許調味。
灸腎俞、按足三裏 驅寒養元氣
腎俞穴(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.5寸):艾灸5-10分鐘,有助補腎助陽、強壯腰膝。
足三裏穴(膝下四橫指、脛骨外側凹陷處):每日按摩3-5分鐘,提升脾胃運化,促進氣血循環。
如能搭配每日溫熱足浴(加入老薑片或艾葉),更能促進下肢血液循環、減少寒氣累積。
。
。
標題:疲倦、痠痛、酷酷嗽 中醫推熬冬茶飲、按穴保健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448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