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一換季就感冒 中醫:分2類型 辨證論治

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指出,對症處理,不僅能加快痊癒,也能避免久咳不癒、反覆感冒的困擾。(圖取自freepik)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每到11月換季時,明明穿得不算少,卻還是一下就被感冒「攻破防線」。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指出,喉嚨癢、鼻水不停、咳到睡不好,更常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受寒還是上火,中醫認為感冒並非單一類型,而是分為風寒、風熱兩大證型,症狀不同、調理方式也完全不一樣。只要抓對體質、對症處理,不僅能加快痊癒,也能避免久咳不癒、反覆感冒的困擾。

周宗翰在臉書專頁「」分享,感冒分2種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1.風寒感冒

▪症狀:明顯怕冷、狂打噴嚏、流清澈的鼻水、痰是白色的。

▪調理重點:「辛溫解表」,要把體內的寒氣逼出來。

▪飲食建議:在家可以喝點溫熱的黑糖薑茶,幫助微微發汗;煮湯或粥時,多放點蔥白,都有助於驅散風寒。

鳴堂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指出,風寒感冒在家可以喝點溫熱的黑糖薑茶,幫助微微發汗。(圖取自freepik)

2.風熱感冒

▪症狀:喉嚨腫痛、身體發熱、流黃稠的鼻涕、痰是黃色的。

▪調理重點:「辛涼解表」,要把身體的熱毒清掉。

▪飲食建議:可以喝點薄荷茶或菊花茶幫助清熱;多喫梨子、蓮藕等涼潤的食物,並絕對要避免喫燒烤、油炸等助長火氣的食物。

中醫調理這樣做

1.中藥精準祛邪:風寒型常用桂枝湯、葛根湯;風熱型則用銀翹散、桑菊飲。周宗翰提醒,藥要專業診斷,請勿自行抓藥!

2.針灸緩解不適:針刺合谷、曲池穴可幫助退燒、緩解喉嚨痛;風池穴則能有效改善頭痛與鼻塞。

換季不感冒做3件事

▪注意脖頸保暖:脖子後的「風池穴」是風邪最容易入侵的地方,圍巾是你的好朋友。

▪睡飽睡好:充足睡眠才能養足「正氣」,抵抗力自然好。

▪飲食清淡:感冒時避免大魚大肉,讓腸胃好好休息,才能集中力量對抗病毒。




標題:一換季就感冒 中醫:分2類型 辨證論治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448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