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非衣服穿越多可熬過 手腳冰冷族從「腳」抖起來

24節氣到了小雪,板橋新生堂中醫師李含恩對於呼吸道、身體卡卡、手腳冰冷族教戰熬冬守則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24節氣到了小雪,身體由「準備冬藏」轉為「正式冬藏」,板橋新生堂中醫師李含恩指出,小雪過後寒風常來,但衣服也不是穿越多越好。

李含恩說,就算是立冬時「補冬」得宜,到了小雪前後,不少人手腳冰涼、皮膚乾癢、早晚咳嗽、胃口變差。此時若保養不當,寒邪容易深入經絡與臟腑,導致舊疾復發、氣血運行受阻,許多症狀隨之而來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小雪節氣常見疾病,李含恩首推鼻過敏、咳嗽、氣喘易發,每到秋冬「一冷就咳」,睡覺時都要戴口罩遮住口鼻才能入睡。這類病人,外出一定要避風防寒、外出戴口罩圍巾。穿太厚、出汗後被風一吹,反而容易感冒。可多食白色食物潤肺:白木耳、蓮藕、百合、銀耳湯。

李含恩說,穿衣原則是:不出汗、不著涼,尤其要注意保護「頭頸、腰背、腹部」3個部位,別讓寒氣鑽進身體:

•頭頸要暖:戴圍巾、帽子、防風寒。
•腰背要暖:曬曬太陽,溫陽氣。
•腹部要暖:雙手搓熱後按摩肚臍周圍,有助養腎固氣。

還有一個關節痠痛與舊疾復發族群也要特別留意,李含恩表示,膝蓋痛是常見 的症狀,嚴重的人連上下樓梯都成問題,這是寒濕痺阻,「寒則氣滯,滯則不通,通則不痛。」寒氣易深入筋骨,陽虛或有舊傷者特別容易發疼。

李含恩提醒要避濕避寒,洗完澡或運動後務必擦乾保暖。也可多喫溫陽祛寒食物:薑、蔥、羊肉、桂圓、杜仲茶。多熱敷患處,或是直接去泡澡,也都能促進血液循環,把寒氣帶走。

還有一類的人是手腳冰冷,進入小雪更越發嚴重,李含恩建議,「寒從腳下起」,若常覺得手腳冰冷,睡前泡腳,也是小雪最簡單又舒服的養生法。這邊提供大家一個簡單的中藥泡腳法:

●材料:當歸、桂枝、艾葉、乾薑。
●用法:煎水後泡腳約 20 分鐘,水溫約40℃。
●泡後再揉揉腳底「湧泉穴」5分鐘。




標題:非衣服穿越多可熬過 手腳冰冷族從「腳」抖起來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445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