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山藥抗老、護腸、穩血壓 4種切法料理美味各不同

農糧署分享,不同的山藥料理方式,切法運用也不同。舉例來說,常見切塊可釋放甜味,所以燉湯最適合;示意圖。(圖取自freepik)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適逢山藥產季,嘗鮮正當時。提起山藥料理,你是不是只想到煮湯一途?對此,農糧署特別分享,不同的山藥料理方式,切法運用也不同。舉例來說,常見切塊可釋放甜味,所以燉湯最適合。此外,營養師王證瑋也表示,山藥不僅口感綿密,還富含多種保健力,包括:護腸胃、增免疫、維持血壓與心血管健康等;也是從年輕人到銀髮族都能受益的「低調超級食物」。

農糧署於臉書「」發文說明,每年10月到隔年2月是國產山藥的主要產季,以常見品種及地方栽培種來說,大多源自於大薯(田薯)、長薯(如基隆山藥)及戟葉田薯(如:恆春山藥)等6大類,分別有塊狀和棍棒狀2種外型,以及白肉、紅肉等不同肉色,且以南投、彰化及新北等地區為主要產地。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4種不同切法 美味小訣竅

此外,農糧署指出,山藥富含澱粉酶、黏蛋白及維生素及礦物質等營養,多變好風味。並特別介紹不同的山藥生熟食料理方式,切法上也大不同,可說是美味小訣竅:

磨泥:屬於生食料理,清洗後去皮磨泥,適合拌飯、拌麵或做為沾醬;料理如醋拌山藥。

切絲:屬於生食料理,順纖維縱切、浸泡醋水,可使口感更爽脆水嫩,適合做為涼拌菜;料理如山藥秋葵拌飯。

切片:屬於熟食料理,橫切成圓片,可使口感更為鬆軟,適合香煎或烘烤;料理如考味橧山藥。

切塊:屬於熟食料理,逆紋切成角狀,可使澱粉甜味充分釋放,適合煮湯或燉滷;料理如山藥雞湯。




標題:山藥抗老、護腸、穩血壓 4種切法料理美味各不同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387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