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表示,脊椎狹窄症候群跟年齡退化、骨刺、椎間盤突出有關。(圖取自freepik)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「醫師,我不是不想運動⋯是真的走一小段路腳就麻、就軟,要蹲下來休息才行」。脊椎狹窄症候群其實很常見,不只長輩,連久坐上班族都有可能遇到。板橋亞東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鈺泓表示,脊椎裡的「神經通道」變窄,神經被擠壓,產生疼痛、麻木、無力,多半發生在腰椎或頸椎,跟年齡退化、骨刺、椎間盤突出有關。最典型的症狀是「走路越走越痛,坐下彎腰就好一點」。
陳鈺泓在臉書專頁「」與發文分享,脊椎狹窄症候群的懶人包整理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造成的原因有哪些?
1.脊椎退化:年紀大、椎間盤變薄、韌帶增厚。
2.骨刺增生:老化過程中骨頭長出尖刺壓迫神經。
3.不良姿勢或外傷:久坐久站、彎腰負重或曾受傷。
有哪些症狀?
●腰背疼痛:站久、走久就痠痛,甚至無法久站。
●腿麻或無力:常見在雙腳,走沒幾步就像沒力氣。
●走路耐力變差:越走越痛,但坐下休息、彎腰就好一點。
●嚴重會影響大小便控制(這時務必儘快就醫)。
常見治療方式有哪些?
●藥物治療:止痛藥、抗發炎藥、神經調節藥物。
●物理治療:復健運動強化核心肌群、改善姿勢。
●手術治療(如減壓手術):針對壓迫嚴重、症狀無法改善者。
。
。
標題:越走越痛、彎腰就舒服 醫:脊椎狹窄在作怪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452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