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健康

喫菜就能助排便? 4大飲食指南擺脫慢性便祕更順暢

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表示,據研究,每天喫2顆奇異果,可明顯增加排便次數,改善糞便質地;示意圖。(圖取自freepik)
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便祕是現代人常見困擾之一,甚至狂喫青菜也未必有用。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說明,便祕其實代表腸道節奏被打亂,一味喫下更多纖維,反而造成腸道更緊繃。他並指出,根據國外一份飲食指南,建議攝取車前子殼纖維(psyllium)、奇異果、梅子(prunes)、高礦物質水(high mineral water)等4類食物與飲品,不僅可增加排便次數,也能讓腸道找回排便節奏更順暢。

張家銘於臉書專頁「」發文分享,據英國營養師協會2025年針對「成人慢性便祕」發表的一份飲食管理指南,經真正科學驗證指出,以下4大食物與飲品,有助軟便與提升水分吸收,進而達到改善便祕:
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
車前子:每日飲食攝取10公克天然的可溶性膳食纖維車前子殼纖,可在腸道中吸水膨脹,變成柔軟的凝膠,顯著增加排便次數、讓糞便變軟,也可減少用力排便的情況。

奇異果:不僅維他命C含量高,它還富含天然酵素與獨特果膠,能溫和促進腸道蠕動。研究顯示,每天喫2顆奇異果,就能明顯增加排便次數,改善糞便質地。

梅子:含有天然山梨醇(sorbitol),具輕微刺激腸道的作用,也被證實能增加排便頻率。不過須注意腸躁症者未必適合,可能會造成脹氣。

高礦物質水:只要含有較高的硫酸鹽與鎂,天然礦泉水就能明顯提升腸道的水分吸收,幫助便便濕潤滑順地通過。

張家銘表示,這份指南最重要的價值,在於讓我們有能力在生活、飲食中驗證身體的變化;包括:日常飲用富含鎂、鉀等礦物質水搭配車前子,讓腸道吸收對的纖維;每天早餐後,給自己3 -5分鐘安靜地坐在馬桶上不滑手機,建立腸道排便節奏;利用益生菌微調腸道的舒適度,減少腹脹,也讓排氣順暢。

張家銘強調,便祕不該是現代人的日常,也不是一種疾病,而是「腸道與身體對話失聯」的結果。建議不妨遵循飲食指南的4大建議,有助照顧好腸道,讓你排便更順暢。




標題:喫菜就能助排便? 4大飲食指南擺脫慢性便祕更順暢

地址:https://www.twetclubs.com/post/124532.html